董建川細細旁觀,花鳥罐高約30厘米,器型製作規整,束頸,豐肩,圓腹,瘦底,圈足外撇。
董建川買東西普通是不太還價的,但此次算是撿漏,撿漏天然有撿漏的弄法。
但嘉慶朝初期另有乾隆餘韻,部分官窯器物質量還是很不錯的。
胎質細緻,通體施白釉,釉色瑩潤,釉麵細潤豐富,並冇有嘉慶朝前期的施釉淡薄。
鄭光亮說道:“董總,我也不敢亂開價,這但是官窯佳構,160萬。”
成化青花除了前期官窯瓷有的持續利用蘇麻離青料外,其他的多數利用的是江西樂平縣產的陂塘青,也叫劃一青,色彩藍中微泛灰青。
董建川直接還價:“嘉慶朝的花鳥罐值不了這個價,最多120萬。”
這倒是被鄭光亮說對了:絕對佳構,絕對是嘉慶朝初期的青花五彩花鳥罐佳構,不比乾隆朝的差。
鄭光亮說道:“董總,這碗固然是民窯,不過明當作化,清看雍正,成化是瓷器生長的鼎盛期間,即便是民窯也是非常精美,固然比不上官窯,但在明朝各朝中都是很凸起的。”
而成化朝最刺眼的明珠是成化鬥彩的燒製勝利,成化鬥彩天字罐、三秋紋碗、高士杯、葡萄杯等,均為絕代極品,曾經2.81億港元落槌的“成化鬥彩雞缸杯”更是革新了當時中國瓷器天下拍賣記載。
鄭光亮趕緊應道:“冇有好貨哪敢華侈董總時候。”
喜好從透視開端暴富請大師保藏:從透視開端暴富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本來佳構都在二樓,書畫、瓷器、青銅器王景行不懂,不過一個玻璃櫃裡的擺放的一隻冰種菠菜綠手鐲倒還真是不錯,應當也是清朝老翡翠,值錢。
鄭光亮見成化青花碗冇有傾銷出去,內心歎了口氣,把青花五彩花鳥罐取出來,說道:“董總,這是可嘉慶朝的官窯,絕對佳構。”
可惜鄭光亮還忽悠不了董建川,不是說成化瓷好,這隻成化民窯碗就必然好。
冇甚麼好玩的,把卡號報給鄭光亮,錢到賬以後,便籌辦和董建川分開。
鄭光亮急道:“董總,我真不敢給您亂開價,120萬的店鋪就得關門了,起碼150萬。”
鄭光亮讚到:“王兄弟真是好運氣,大漲啊。”
自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光輝以後,清朝瓷器就從頂峰走向下坡路,不管是產量、器質還是種類、外型等都不能和前朝比擬。
鄭光亮謹慎翼翼地拿出青花碗,放在櫃檯上,說道:“董總,這但是如假包換的明成化青花碗,瓷胎體薄弱,質地細緻潔白,瓷化程度非常好,釉麵光潤肥厚,絕對佳構,您請。”
鄭光亮帶著倆人走到瓷器貨架前,上麵擺著三件瓷器,一隻青花荷塘鴛鴦紋碗,一件青花五彩花鳥罐,一件黃地綠彩龍紋盤,
鄭光亮苦笑著說道:“也就董總您,我虧蝕也得給您,120就120吧。”
鄭光亮眸子提溜轉了一會,說道:“您是董總的朋友,我不敢讓您虧損,一口價200萬。”
獨一的亮點就是這隻碗竟然豐年款,這在成化民窯中倒未幾見。
鄭光亮的“明當作化、清看雍正”說得不錯,成化瓷是瓷器生長的鼎盛期間,成化官窯幾近都是希世珍品。
青花瓷在成化時氣勢由濃豔變淡雅,精雅絕倫,被譽為明朝青花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