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老道捉妖之夜闖董妃墳_4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人群中有幾個明天聽過山東人平話的,對崔老道說:“少來這套,明天阿誰山東兒說的就是這套,明天我晌午餐都冇吃就過來了,成果連人都冇見著,這不是坑人嗎?崔道爺您這段也冇下文不成?”

聽書的世人見崔老道走了,也隻得悻悻拜彆。這段書聽得真上癮,有人嘴裡還不住地唸叨:“這一刀到底砍冇砍呢?李四海真能親手砍了本身的結拜大哥?這個崔老道是有糖捨不得吃,他還拿咱一把。再說了,他不是個老道嗎?如何出來個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有一次趕上這位鐵帽子王爺來天津,乾甚麼來的呢?倒不是公乾,說白了也是閒著冇事兒上這兒玩來了。這位王爺也都雅玩意兒,偶然候看膩了京班大戲,換上便裝逛逛天橋,吹拉彈唱、雜耍變練,瞧個新奇。聽人說天津城魚龍稠濁,也是個熱烈地點,就帶了幾個侍從,騎上快馬連玩帶走,來到了天津城。他這一來不要緊,把本地的官員都轟動了,免不了遠接高迎,好吃好喝服侍。不消當官的掏錢,從古到今,攀附權貴的大有人在,傳聞王爺到了天津衛,城裡的富商富商爭相做東,就為了討王爺的歡心,找個背景。可俗話說伴君如伴虎,雖說王爺不是皇上,擱在天津城也到頂了,誰能摸得準王爺的心機?指不定哪句話說錯了,哪件事兒辦壞了,那但是殺身之禍!

甘羅早發子牙遲,

龐三爺固然不是仕進為宦的,倒是家財萬貫,在天津城的名聲也好,又有一個過命的朋友在衙門口當差。有錢能使鬼推磨,隻要肯費錢,買條性命又有何難?可無法他惹的人來頭太大,乃是皇室宗親,大清國的一名王爺讓他死,那誰敢攔著?

上文書正說到龐元慶龐三爺遭人讒諂,定成一個秋後問斬的罪惡,這叫斬監候,說白了就是湊一批人,比及秋後一併處決。疇昔殺人偶然節,比及秋風掃落葉之時,六合之間一派肅殺之氣,這是專門處決死囚的時候;也有殺得快的,那叫斬立決,比如處決國度的背叛,向來不拘光陰;另有一個斬監候,也是掉腦袋的罪惡,隻不過冇定日子,先收了監,先關在裡頭,甚麼時候想起來了甚麼時候再殺,留給本家一個高低辦理的機遇,把該送的錢送到了,也許就不殺了。

崔老道笑道:“諸位,老道我在這南門口連算卦帶平話,可也不是一年兩年了,全仰仗各位幫襯,一家長幼纔有口飯吃。您放心,那山東兒是個過路的把式,掙完錢就走了,這會兒指不定到甚麼處所了,老道我的家可就在天津衛,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明天我必然接著往下說。我如果睡過甚兒了,您上家裡薅我去。”說罷衝世人作了個羅圈揖,分開人群揚長而去。

大清朝皇室的爵位共分十二級,這位王爺的爵位排在頭一等,次一等是郡王、貝勒,這些爵位父死子襲,按祖製一代降一級,比如親王死了,兒子裡隻要一小我能擔當親王的爵位,其他的是郡王,郡王死了兒子是貝勒,貝勒死了兒子是貝子,貝子死了是褥子,褥子冇了是席子,席子冇了就剩床板子了。以是說親王的爵位已經到頂了,不但如此,這個王爺還是鐵帽子王,甚麼叫鐵帽子王?這麼跟您說吧,鐵帽子王世襲罔替,甭管傳多少代,一向是親王,不消升級。當年康熙爺平三藩之亂,定下了異姓不封王的端方,大清國二百六十年江山,統共隻要一十二位鐵帽子王,這位親王的祖上恰是此中之一,您說這個王爺有多大吧,滿朝的文武百官誰敢跟他說個“不”字?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