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老道的嘴有多短長,常日裡看相、算卦全指這張嘴混飯吃,真比平話的先生不在以下。董家從地下挖出招財金雞的事,讓他前前後後、口沫橫飛這麼一說,真可謂出色絕倫,曆曆如繪,就跟在麵前看著似的,聽得燕尾子等人直吞口水,心說:這真叫“小富在人,大富在天”。即使給老董家十畝肥田,讓他們每天不閒著,乾活兒累吐了血,最多也就是個小康之家,想發大財還真得看老天爺的神采,福分一到,金子本身往頭頂上砸,躲都躲不開,真是“命裡偶然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有一次,一個南邊人打董家門前過,不知瞥見了甚麼,站住可就不走了。今後以後每天都來,先是盯著這兩畝地看,看得那叫一個細心,如同給地盤相麵普通,一寸一寸地打量,那真叫看在眼裡就拔不出來了。趁董家人不重視的時候,還在地上東翻西刨,也不曉得找甚麼。
說話天氣已晚,夜幕來臨,這幾位都是受窮等不到天亮的主兒,好不輕易捱到入夜,心說可到時候了,擼胳膊挽袖子籌辦脫手。但依倒鬥的二臭蟲說,必須比及半夜天再脫手,現在時候還早,保不住有人路過,聞聲墳圈子裡有響動,過來撞見咱這買賣,那豈不糟糕?萬一轟動了官府,到時候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遵循大清律法――見屍者殺,不見屍者發。那意義就是撬開了棺材是殺頭的罪惡,冇瞥見屍首也得放逐發配。像這幾位扒死人裝裹的,那得斬立決。現在固然入了民國,冇有砍頭這麼一說了,但是哪朝哪代也容不得偷墳掘墓的活動。是以挖墳要等天氣黑透了,最幸虧半夜半夜、四下無人,雞不叫狗不咬的時候。
董老地主瞥見了,開初也冇在乎,心說:你情願刨固然刨吧,隻當是給我翻地了,我看你能刨出甚麼來。可這個南邊人還挺固執,幾近每天如此,一來了就刨地。董老地主就獵奇了,問那南邊人到底想找甚麼。南邊人開初不肯明說,支支吾吾對於敷衍。
如何叫“金雞董家”呢?這話提及來可豐年初了。當時候是董地主的爺爺董老地主當家,起先家裡窮得叮噹響,連條不露腚的褲子都冇有,種兩畝薄地為生,看天用飯勉強度日,混得還不如李長林和二臭蟲。其實在疇昔來講,有兩畝地步也很多了,為甚麼還這麼窮呢?因為這二畝地是他們家在種,地卻不是本身的,等因而給店主當耕戶,收上來的糧食起碼給店主一半,餘下纔是本身的口糧。何況這二畝地還不是甚麼好地,如何喝采地呢?有兩個標準,一是離水近,最幸虧水邊上;二是土肥,種甚麼長甚麼。他們家這二畝地一個也不占,土不好不說,還都是磚頭瓦塊兒碎石頭,離河又遠,種甚麼也冇好收成,不種又不可,橫不能甚麼都不乾,乾等著餓死,一家人就這麼姑息活著。
這一次可真讓他摟上了,挖出九隻黃澄澄的金雞,一隻未幾一隻很多,一模一樣活矯捷現,不知埋在地下幾千年了。他們家的地也不種了,用這九隻招財金雞做本生息,糧行、藥鋪、綢緞莊,專做大買賣,甚麼掙錢乾甚麼。常言道得好,“錢贏利不費難”,手裡隻要一塊錢,做買賣頂多賣耳挖勺,有了這麼多金子做本錢,掙錢可輕易多了,銀子跟流水似的賺到手,多的數不過來。今後老董家發了大財,搖身一變成了首屈一指的大戶,是以之前都稱其“金雞董家”。可天無常晴,家無長興,現在福分儘,緣分到,才落到了這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