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李少安從劉玉蘭那邊拉返來一車化肥以後,加上口頭上這麼一鼓吹,奉告村民們要買化肥不消再費時吃力地跑到縣城,隻需來李家就能買,果然有很多村民一改昔日進縣城買化肥的體例,都來到李家扛化肥。
“舉手之勞,鄉裡鄉親的,說這些乾嗎。”
剛送走廖香花,李少安、李少國另有沈春蘭從田裡返來,恰好到了要吃午餐的時候,隻不過譚紅霞一個上午都在忙著賣化肥,實在冇來得及做飯,隻好把明天早晨剩下的隔夜飯拿來做了一鍋酸豆角炒飯。
“我?這哪兒行啊,我又不懂做買賣。”沈春蘭連連擺手。
李少安低頭深思,大嫂所說確切是亟待處理的題目,如果今後要開小賣部,必必要有專人來把守才行,可目前身邊的人手當中,有誰合適乾這件事呢?
這婦女體型富態,一身碎花格子衫,用料也都是棉布,看得出來家裡前提還算不錯。
用飯的時候,自但是然就說到了賣化肥的事情,譚紅霞麵帶憂色,從房間的抽屜裡取來一個小本本,上麵詳細記錄著每一筆賣出去的化肥,哪家甚麼時候買了多少,全數都記取。
像蚊香、番筧、洗髮膏這些東西,村裡的人家幾近每天都要利用,以往大師都是挑個時候去楊橋鎮一趟,在鎮上的供銷社把一段時候需求的全數買返來。
譚紅霞口中這位廖嬸子叫做廖香花,是村民孔建軍的媳婦,這孔建軍在鐵山灣中也是一個種田大戶,雖不及王長貴種地短長,但每年也都勤勤奮懇運營動手裡的十幾畝地,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李少安扒了一口飯到嘴裡,“那我過兩天再跑趟縣城去進貨。”
目光落到了沈春蘭身上,李少安忽而高興一笑,這最合適的人選不恰是遠在天涯近在麵前嗎。
“對啊!”李少安一拍大腿,大喊本身太笨,竟冇有想到這個點,“下次退化肥的時候也能夠進些日貨來賣,如許不但便利了村民,還能把買賣做得更全麵。”
“二十八塊,這麼多!”
提及開小賣部的打算,一家人紛繁點頭附和,感覺李少安這個設法可行,都在神馳著小賣部開起來今後的景象。
傳聞李少安的化肥發賣點搞得有聲有色,廖香花便想要過來看看,趁便給家裡買上幾袋化肥。
“譚妹子,還是你家少安腦瓜子矯捷,能想到搞這麼個化肥代銷點,既賺了錢又便利了大師。”
廖香花笑了笑,“也冇甚麼,就是些牙膏番筧之類的餬口用品,這些東西冇多大物件也值不了幾個錢,每次都要跑到鎮上的供銷社去買,實在費事得緊。”
李少放心潮彭湃,越想越衝動難耐,他的腦海裡已經在籌劃如何開鐵山灣的第一家小賣部。
馬慧?李少安搖了點頭,三嫂為人過分刻薄,讓她來運營小賣部輕易獲咎人。
李少安看著沈春蘭,不覺笑了起來。
“譚妹子,你家現在除了化肥,另有冇有賣些彆的甚麼?”廖香花俄然問了一句。
沈春蘭被瞧得不天然,紅著臉道:“你盯著我看何為麼?”
“差未幾還能再賣個兩天。”
提及賣日化,李少安顯得特彆鎮靜,比起化肥來,這些小物件固然代價低利潤薄,但勝在薄利多銷。
李少安高興道:“能夠讓村民們省時省力,也算是做了件功德。到我們家來買化肥,代價和城裡一樣,關頭還不消一起馳驅,換了誰都更情願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