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緣何不乞助你父?你父是當朝太傅,說話極有分量。”
公然不出袁術之料,兩隻故鄉夥聽到了,細細一想,是啊,對於羌人,和有和的事理,戰有戰的意義,兩人各有所長,但都不能壓服對方罷了,再想想前兩句:咦,莫非此人有主張:當下皇甫嵩假裝活力了:何人鼓譟?
“恩師不必過於擔憂,剛纔我不過是留了一手罷了,對於羌人,我已成竹在胸,並且我有九成掌控一勞永逸。”
騷人擱筆費平章,
萬裡長征人未還。
梅雪爭春未肯降,
“袁公子剛纔一詩讓我等心中感概,我與蔡大人確如公子詩中所言普通,莫非公子有更好的體例否?”
“小時家父曾請過先生教術斷文識字,至於名諱等不得蔡大人的風雅之堂。”
“術兒不須多禮,為師又得一對勁弟子矣。”
“好,好,好!”看來蔡大師對袁術是很喜好了,連說三個好,蔡邕官職不高,獲得尊敬不過是其名聲罷了,但冇想到,朝中大員之子竟然如此喜愛於他,並且多年來一向向他學習,頓時有了收袁術為門生的設法:
因而,蔡邕坐主位,袁術鄙人首落座,剛跪坐下去就聽蔡邕說話了:
“此詩真的是袁家犬子所作?”額,都算是兩次顯現我的文采了,你還是口不擇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