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時代_420.第420章 、金陵歌舞何時休?(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一樁樁一件件,說的都是張溥邇來的對勁之事,讓這位文壇巨擘、複社魁首不由得淺笑著眯起了眼睛……隻是還冇等張溥開高興心腸聽上幾句阿諛話,方以智這個愣頭青就不見機地再次開了口:

但是,就在如許危急四伏、搖搖欲墜的局麵之下,把握了南京朝廷的東林黨,倒是一副自我感受非常傑出的模樣,整日賦詩集會,宴飲歌舞不斷,彷彿並非身處於亂世烽火,而是已經天下承平了一樣……

瞥見東道主張溥終究駕到,畫舫中等待已久的世人從速站起來,還冇來得及說話,那天如公張溥便直接上來對諸位來賓抱拳一鞠道:“……有勞諸位久候,鄙人失禮了。隻是本日前來赴會的士人甚多,遠遠超出了預感,鄙人不得不去各處號召一二。一圈走下來,便擔擱了時候,怠慢了諸位,還請諒解則個!”

並且,福王如何說也是曾經差一點當上天子的人,影響力和權勢都並非平常藩王可比。如果東林黨真的不管不顧把他給捧上皇位,誰曉得等他站穩腳根以後,接下來會不會立即翻臉,對東林黨算黑賬呢?

“……恰是恰是,我等彷彿還冇有來得及恭賀天如公再次退隱,獲職國子監祭酒呢!”

他一邊如此客氣著,一邊又吹噓起了本身此次南行瓊州的見聞。張溥隻是淺笑著點頭聆聽,同時打手勢表示上菜。一時之間,侍女小廝托著酒菜飯食來交常常,廚房徒弟更是使出看家本領,甚麼冬瓜盅,佛跳牆,肉皮餛飩,蟹粉獅子頭,鯉魚燴,烤裡脊肉……都如流水般地端上來。待到菜肴上齊了大半,方以智也說得有些口乾了,張溥和張岱便舉起酒杯,敬方以智一行安然返來。世人也隨即各自喝酒用餐不提。

很遺憾,以大明王朝像養豬一樣圈養藩王以防造反的做法,各地的藩王都不會有甚麼值得讚歎的功勞。同理,在正德年間的寧王之亂今後,更加遭到朝廷防備的明朝藩王們手中,也不成能把握多少兵馬。

但很遺憾,彷彿是因為資訊不對等的原因,也有能夠是攝於東林黨昔日的龐大名譽,逃亡在西北的崇禎天子貌似嚴峻高估了南京小朝廷的氣力,冇有挑選快刀斬亂麻,而是先忙著招募兵馬、安定火線,預備緩緩圖之……成果就給了根底不穩的南京小朝廷一段緩衝時候,讓天下呈現了二帝對峙的局麵。

另一名一樣從海南島返來的士子,捧著酒杯湊過來,插嘴對張溥恭維道,“……現在,玉繩公(周延儒)擔負內閣首輔,牧齋公(錢謙益)出任禮部尚書,留都朝堂之上,皆是東林君子,可謂是再現了數年前‘眾正盈朝’之盛況。想必然能革新政事,教養萬民,一掃神州之妖氛,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說來也是好笑,固然東林黨目前自以為已在南京擁立新帝勝利,一個個自吹自擂、彈冠相慶、興高采烈,彷彿已然又一次宰執天下。可究竟上,現在這個南京小朝廷的實際版圖和軍事力量,全都窘蹙得不幸!

“……哎,這光陰過得真快啊!不知不覺,一年多就這麼疇昔了。”

成果……因為名不正言不順的原因,朱以海這位“永和帝”確切是很輕易拿捏,在被東林君子們忽悠得登上帝位以後,根基就成了拱手木偶,半分實權都抓不到,也不敢有甚麼本身的主張。但題目是,一樣是因為名不正言不順的原因,處所上都對這位新君不太認同,而皇室宗親更是嘩然痛罵,感覺他實在冇資格稱帝――起首是職位太低,並且跟皇室嫡派的血脈也過分冷淡,這貨跟崇禎天子都已經出了十服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