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端不良衛_第二百三十九章:倒打一耙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趙秋棠滿臉委曲,給本身抱屈解釋道:

尉遲駿抓住鄭淳羲給他的線索,朝趙秋棠收回詰問。

“明公,這我又如何能曉得,轉運渡驛口口聲聲說是押船官吏不準換官船入河,可我等卻曉得渭船不入黃河的端方,莫非是我等非要讓官鹽沉船內心才痛快?假定真是如此,我等如許做的目標是甚麼,難不成是為了被賢人叱罵,滿門抄斬?”

“賢人不想把做出的粗鹽華侈掉,就想著趕在細鹽暢通到江南之前,先把這批粗鹽發賣到江南,下官給賢人的建議是提早兩個月到江南,同時隻把細鹽先在西北和北方發賣,等再過三個月天然暢通到南邊去,為粗鹽留出三個月時候,如許,不但粗鹽能夠清理掉,也不遲誤細鹽翻開江南市場。”

“堂公,既然那欽差官不來抓人,怕是底子就冇有把握證據隻是來問問話,我等也不需求太嚴峻,如許的青頭欽差嫉惡如仇卻辦不成事,不必多言。”

趙秋棠和漕幫一樣,把這件事推得一乾二淨,他對這中大哥官的話獵奇起來:“賢人的意義?”

“至於原定玄月入河為何提早到七月,這一點確切是我們叮嚀的,但這倒是賢人的號令,就更與官榷院無關了。”

“賢人早在數月前就命鹽務衙門開端製作新的官鹽,這類細鹽比粗鹽要好上幾十倍,一旦在大端全境放開,將再無粗鹽的用武之地,屆時粗鹽的發賣歲入將會銳減,乃至於直接消逝。”

“冤枉你等,你可知此次官難死了八千多人,光是流民地百姓就有五六千,這麼多人喪生,莫非跟你官榷院無關。”

他本想問罪趙秋棠,被這中大哥官搬出玄帝隻好作罷,嘲弄諷刺道:“趙公如此忠心陛下,當真是罕見,聽聞光是從您手裡流轉的官鹽,每年就在百萬貫,也難怪陛下如此信賴你,隻是,此次公可算是給陛下惹了不小費事。”

尉遲駿順手翻閱,前半個月除了官鹽外,另有絲綢布匹、茶葉瓷器、銅鏡車馬等物品也從官榷收回,他們儲存的公文也都是同一製式,冇有一句多餘的廢話,與玄帝遞過來的拓印一樣,完整挑不出錯處。

“如此,賢人聽了下官的話,命玄月入黃河的官鹽提早到七月開船,同時為搶時候要換上黃河官船,沿途不再停靠轉運府,以最快的速率到江南,下官恰是得了賢人的秘折,纔敢收回這道提早行船的公驗。”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