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尚香直言相勸,還怕那龐山民難改主張。”魯肅聞言,不由歎道:“主公當遣使先尋公瑾還朝,至於尚香處,魯某自去說項。”
江東已然發兵,入了荊襄地盤,於道義之上,確有些說不疇昔,現在孫權聞魯肅所言,欲使孫尚香出言互助,麵上神情,不免訕訕,思考半晌,孫權對魯肅歎道:“子敬欲將江東興衰,假手一婦人手中?”
實際上孫權也曉得,周瑜並無奪孫家權勢之意,隻是周瑜功高震主,孫權不喜朝堂之上,諸人皆盛讚周瑜,而將他這個實際上的江東之主,忘記在王座之上,可現在江東危急,孫權迫不得已,無人可用,隻得複起周瑜對峙襄陽二龐,對孫權而言,現在若再不消周瑜的話,以後喪失地盤的任務,怕是要擔在本身身上了。
說罷,周瑜便於堂上點將,一眾江東將校,見周瑜複起,儘皆奮發,於孫權麵前,周瑜再請軍馬三萬,欲往廬江而去。
孫權聞言,大驚失容,對周瑜道:“公瑾,現在公義已亡,務需求將德謀救回啊!德謀隨家父交戰,於孫某處,已曆經三世,若德謀有個好歹,我江東失一柱國之臣!”
周瑜聞言,並未與孫權酬酢,對孫權道:“現在江夏已被圍困數日,我江東當同仇敵愾,主公不必多慮,統統還等周某返來,再話舊情。”
待得知先前信使已勸下二將以後,周瑜心中稍安,忙令士卒入城休整,於太守府上,周泰,蔣欽二人見周瑜既至,忙交上虎符,印綬,如此一來,廬江軍馬調劑之權,儘歸周瑜。
周瑜也曉得,此番龐山民發兵江夏,並非是想要與江東全麵開戰,現在龐山民新得西川,恰是療攝生息之時,若不是孫權中了關羽之計,冒然挑釁,那龐山民也不會仇視江東,於周瑜看來,如若能與龐山民握手言和,便是最好,如若不能,好歹也要保住廬江,隻要廬江不失,江東便可重整旗鼓,圖今後中原之地。
想到此處,周瑜心有定計,辭了孫權,與一眾將校於校場點兵,往廬江而去,大江之上,江東戰艦密密麻麻,待於廬江渡口停船以後,周瑜忙扣問軍中將校,周泰,蔣欽二人去處。
雖程普夙來與周瑜不睦,但是周瑜卻從未想過關鍵程普性命,隻是現在周瑜不知二龐於江夏如何設想,隻得謹慎行事,現在已有魯肅去往長沙救濟程普,可否救下,也隻看那龐山民對江東到底是多麼心機了。
隻過半日,信使快馬加鞭,至柴桑多數督府,周瑜於府上接過孫權信箋,不由點頭苦笑,當下命信使轉道廬江,奉告周泰,蔣欽二人,勿要救濟廬江,一應事項,皆待他還朝再說。
周瑜話音剛落,便聽堂外一將飛馬而來,神情火急,於堂前報導:“韓公義中了那文聘埋伏,死戰而退,回城不治,數日之前,已隕於江夏城中,程老將軍亦受重創,我等堪堪殺出血路,回報將軍。”
龐山民乃孫權妹婿,雖各家諸侯皆知,所為聯婚,皆為獲得好處,昔日龐山民迎親之時,予江東厚利,這般禮節,便是去許都迎娶皇族公主,亦綽綽不足,以是自二人結婚以後,孫權也難以開口向龐山民討取好處,且此番攻伐江夏,雖有藉口乃是中了關羽之計,可明眼人皆知,這般說法,難以使龐山民接管。
“主公所言,周某又何嘗不知?”周瑜聞言,神情黯然道:“便是馬上出兵,也趕不及去救德謀了,現在隻待子敬能壓服尚香,去阻那龐山民趕儘撲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