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鳳雛_NO.332陸伯言點兵,龐山民作保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蘭有違軍令,請大將軍定罪。”

“龐某便於這城中,靜待伯言得勝返來,伯言此去,可先由江夏,新野二地屯兵,如有所需,龐某無有不該。”龐山民說罷,微微一笑,拍了拍陸遜肩膀,道:“伯言立名於世,恰是此時。”

不過半日,龐山民用陸遜為帥的動靜,傳遍長沙,城中百姓皆心中奇特,現在龐山民掌二州地盤,治下豪傑何其多也?為何不消旁人,偏用陸遜?用一幼年墨客,掌數萬雄師,此等用人,便是平常百姓,亦看不明白。

幸虧現在隻是屯兵江北,還未及用兵之時,二人之前商討好久,纔來龐山民麵前,求其竄改決定,便是龐山民已違背軍令之由,懲罰二人,二人亦顧不得了。

不知不覺,一刻光陰已過,陸遜看著點將台下,熱汗淋漓的西川驍將們,終究緩緩開口道:“遜師從水鏡先生,比之諸位將軍威名,遜之名號,不敷掛齒,隻是為將者當遵號令,遜既得大將軍調派,出兵汝南,便推委不得,如此遜與各位將軍,便是袍澤,於大戰之時,當存亡相托,諸位可欺陸某幼年,不敬陸某,卻不成違背軍令,使我荊襄,折損軍馬,不知諸位覺得然否?”

隻是讓諸將意想不到的是,於營中歡迎他們的,並非鳳雛,而是一氣度軒昂的幼年墨客,而大將軍恰好整以暇的立於帥旗之下,笑意盎然的觀陸遜點兵。

二人聞言,相視一眼,點了點頭,龐山民將二人引入後堂,其他將領於堂上麵麵相覷,未幾時候,三人便從後堂而出,雷銅,吳蘭二人,麵上皆有愧色,且不管堂上如何刺探,二人皆一語不發。

“蘭亦是此意。”吳蘭說罷,心中惴惴,二人此番據理力圖,也算是削了龐山民麵子,若龐山民一怒之下,將二人斬殺,二人亦難以辯白,畢竟龐山民軍令已出,如何朝令夕改?

龐山民的餬口並未因甄宓的到來而產生竄改,近些光陰,荊襄軍馬變更,仍然頻繁,百姓皆知大將軍又要用兵,黃巾反叛之時,襄陽,江陵等地,便遷徙來很多從汝南而來,避禍荊襄的流民,現在龐山民欲奪汝南,讓這些先前已於荊襄安家落戶的百姓們,又看到了一絲在有生之年,重歸故鄉的但願。

一眾西川來人,先是驚詫不已,繼而很多人眼中皆閃現桀驁之色,陸遜於點將台前,毫無懼色,掃視了一眼台下將官,神采如常。

龐山民不但不怒,且出言嘉獎,倒是讓雷銅,吳蘭二人,大為驚奇,龐山民見狀,對二人笑道:“二位將軍雖言之有理,隻是伯言非平凡人,便是孔明,士元,對其才調,亦多有讚譽,現在還未及用兵之時,伯言隻是屯兵江北,二位將軍搶先看看,伯言如何排兵佈陣,再做定奪,也是不遲。”

龐山民聞言,並未起火,見二人皆靜候發落,心中微微打動,輕歎一聲道:“如此忠臣,劉季玉如有識人之明,西川怎至於等閒被龐某所得?”

諸葛亮自結婚以後不久,便引一起軍馬,往西川而去,而龐統由新野的返來,讓遠赴荊襄而來的西川將校,皆覺得用兵汝南,當龐統為帥,諸葛亮於西川廣施仁政,深得民氣,一眾趕至荊襄的西川將校,皆有興趣看看與臥龍齊名的鳳雛先生,有何本領,統轄全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