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城中,張魯得知西川軍馬兵出葭萌關,心中大驚,龐山民攻汝南一事,天下皆知,張魯亦覺得龐山民並無餘力,攻伐漢中,但是據敗軍回報,此番西川軍馬,浩浩大蕩,不下十萬,雄師所過之處,漢中將校望塵而逃,無人敢與之接戰,再過一日,便抵漢中城下。
“殺雞焉用牛刀?興霸,我與你同去!”魏延摩拳擦掌,甘寧蠢蠢欲動,黃忠見二人鬥誌昂揚,哭笑不得道:“你二人莫非視老夫於無物乎?”
“不乾你事,瞎摻雜甚麼!”
諸葛亮說罷,三人不再言語,黃忠見天氣已晚,便命士卒埋鍋造飯,翌日一早,籌辦伏貼,諸葛亮令後軍緩行,引著三將待萬餘軍馬,往漢中而去。
張衛聞言,不知該如何作答,支唔半晌,對閻圃道:“那個不知,荊襄富甲天下,若我等歸降,百姓何嘗不得繁華!”
諸葛亮聞言,不置可否,命人引漢中使者入帳,使者遞上張魯手書,便退出營帳,諸葛亮看過手劄以後,微微點頭,命三人一同觀之。
“可教眾對師君寄予厚望……”閻圃還欲再勸,張魯卻想起之前劉璋殺其家人,對閻圃道:“現在敵軍勢大,且我漢中伶仃無援,便是與之對敵疆場,遭難者亦是我教教眾,如若那諸葛亮肯應張某,為家人報仇雪恥,便是投降荊襄,也何嘗不成。”
“你閉嘴!”
行至城下,諸葛亮便見那張魯一身道袍,率數名漢中將校,從城門而出,黃忠止住前行軍馬,甘寧,魏延二人,各引十餘輕騎,隨諸葛亮往陣前而去。
甘寧一聲怒喝,黃忠也不由出言相斥,諸葛亮見三人爭論不已,亦不勸說,好整以暇的看著三人辯論,半晌以後,三人吵得氣喘噓噓,忽有士卒飛馬來報,言漢中張魯,遣使者言投降之事。
閻圃聞張衛之言,嘲笑不止,對張衛道:“師君若降,人間再無‘五鬥米教’,我等雖得繁華,可治下百姓,儘皆遭厄,依汝看來,是一人富貴重要,還是一郡百姓的生存首要?”
“倒是打的好算盤!”張魯聞言怒道:“憑白無端,得我漢中,智囊大人還真是好算計。”
“那張某便看看大將軍雄師,如何勇武吧!”張魯說罷,便欲歸去,諸葛亮見狀,輕歎一聲,對張魯道:“師君何必如此,亮之前於襄陽之時,也見過季玉數次,提及師君之事,季玉心中,追悔莫及,現在我雄師兵臨城下,奪城隻在瞬息之間,師君覺得,亮有需求,棍騙於你麼?”
諸葛亮領雄師疾行,所過之處,並無停滯,一起於漢中見聞,諸葛亮見張魯治下百姓,多為“五鬥米教”教徒,其均賦稅,同食同住,如人間樂土,心中亦對張魯安民手腕,讚歎不已,便是荊襄也難如漢中這般,百姓安貧樂道。
張魯本就是柔嫩寡斷之人,聞二人爭論,更不知該如何決定,五鬥米教乃張魯數年心血,張魯也不忍丟棄,但是以龐山民行事,若其占下漢中,五鬥米教必被其斥逐,多年心血付之一炬,張魯心中天然不捨。
“亮見過師君。”諸葛亮於頓時躬身一禮,張魯見狀,趕緊回禮道:“見過孔明智囊,不知智囊大人對之前張某所請,已有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