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鳳雛_NO.371 徐元直窮兵黷武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龐山民聞言,亦覺龐統所言,很有事理,乾脆不再思考西涼之事,與龐統引送行軍馬,往城中而去。

劉備說罷,關張二人煞有介事的點了點頭,而徐庶卻心中苦笑,暗道現在劉備竟然還如此天真,這長安軍馬,於諸侯之間,另有何名聲所言?

隻是劉備心中仍然惴惴不安,倒不是驚駭龐山民與曹操發兵攻伐,而是劉備感覺,當下局勢有種似曾瞭解的感受,而這類感受,令劉備每時每刻,難以放心。

馬騰逃遁,必與荊襄聯絡,再攻馬騰,殊為不易,可不攻馬騰,轉攻曹操的話,這潼關天險,又如何飛渡?

見徐庶一臉嚴厲,趙雲不知該如何辯白,卻聽劉備歎道:“皆備之過,扳連諸位。”

見劉備麵上神情,時而高興,時而隱晦,徐庶對劉備道:“主公勿要憂愁,以庶觀之,主公治下,短期以內,難有戰事,恰是我雄師療攝生息之機,現在城中鐵騎,儘皆歸附,長安城中,數萬雄師,可堪一用!”

聞劉備之言,趙雲忙道:“既然事出從權,雲願聽智囊調遣。”

“在想今後西涼馬,劉相爭之事……”龐山民聞言輕歎,對龐統道:“長安變故,令龐某先前運營,付之流水,現在這西涼盟友,難當大用啊!”

龐統見龐山民一臉思考之色,不由笑道:“兄長所慮何事?”

“元直莫非是怕了那賈詡不成?”關羽聞言,傲然一笑道:“元直,不如如許,予關某一萬軍馬,待關某去取那潼關,獻予兄長!”

回西涼苦寒之地,再難稱王稱霸,韓遂覺得,倒不如於荊襄尋個差事,安享繁華了。

徐庶說罷,劉備心驚,而關,張二人卻麵前一亮,趙雲麵如沉水,對徐庶道:“智囊,城內百姓,尚未安寧安妥。”

徐庶思考半晌,長歎一聲道:“非是徐某不欲得富庶之地,獻予皇叔,而是我等手中,並無微弱步兵,可破潼關一地,自先前與那賈詡一役,潼關守備,煥然一新,瞬息之間,難以攻陷。”

劉備聞言不由皺眉道:“元直所言極是,隻是若與諸侯相爭,為何不去往洛陽,宛城等富庶之地?先前占下長安,已是備背信棄義,若再攻壽成,備之申明,毀於一旦。”

劉備聞言微微點頭,對徐庶道:“元直,備不懼曹,龐來攻,而是心憂若療攝生息,以備治下二郡之地,如何與那龐,曹廣袤地盤比擬?”

“雲長莫要小覷潼關天險!”徐庶聞言,心中一急,冷聲喝道:“我長安軍馬,本就未幾,此時若再分兵,孰為不智!”

於長沙城門處,馬超抱拳一禮,對龐山民道:“大將軍仁義,馬某心中感激,今後我西涼與荊襄訂交,山高水長。”

劉備居於主位之上,感慨萬千。

待馬超走遠,龐山民輕歎一聲,對於馬超此人,龐山民見過以後,非常賞識,雖說其智計有限,但是待人樸拙,行事非常豪放,倒是對了龐山民脾氣,現在見良將歸去,龐山民氣中也不免有些欣然若失。

龐統聞言,點了點頭道:“不過以統觀之,此番變故,並非好事,即便那劉備不反,兄長與西涼聯絡,亦要防備劉備暗中幾次……”

徐庶思考多日,亦未找到可根治此症的體例,除破釜沉舟,窮兵黷武外,這長安,安寧二地,於兩家諸侯的夾縫之間,底子就難有生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