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鳳雛_NO.379 張任亡,噬骨之痛!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龐某情意已決!”龐山民說罷,陸遜不由喝道:“大將軍曾言,城中軍事,歸陸某所掌!且現在呂女人已捉一曹將,可用來祭奠張將軍!便是張將軍在天有靈,也不肯見大將軍不聽良言,致數萬士卒性命於不顧!”

張任身上鮮血難止,衣甲皆破,身上刀傷槍創無數,見龐山民到來,張任氣若遊絲,艱钜一笑,對龐山民道:“大將軍,張某有悖將軍重托,由西川投荊襄而來,張某本欲隨大將軍開疆拓土,建功立業,但是現在看來,張某無福。”

而曹軍卻一變態態,待陷陣營出城以後,並未似先前那般倉惶迴避,汝南城擺佈兩側,各有一彪黑騎殺出,為首驍將直奔呂綺玲而去,手中長槍如蛟龍入海,口中呼喝:“本將早就想會會陷陣營了!”

“大將軍莫怪旁人。”張任見龐山民情感衝動,麵上笑容尤其溫和,對龐山民道:“本來張某得大將軍不殺之恩,已是多活數載,張某滿足……”

也不知張任,文聘諸人如何。

以曹操看來,便是折損軍馬無數,雄師十萬出征,起碼也要將龐山民擒下,至於龐統有何策劃,大可不聞不問,若抓住龐山民,荊襄另立新主,這天下局勢,便可於他手上盤活,荊襄若無龐山民,其今後還會這般富庶?

夏侯惇見孫紹槍法狼藉,正欲擒下之時,卻聞不遠處虎吼之聲,一將飛馬而來,鐵槍疾刺,夏侯惇忙舍了孫紹,應戰來將,兩搶訂交,連人帶馬,撤退半步。

“以大欺小!”

孫紹,回祿二人,也顧不得呂綺玲可否賽過曹純,命士卒壓住陣腳,抵擋馬隊衝陣,千餘陷陣士卒,嚴陣以待,鐵槍如林,一動不動的迎向衝來的玄色大水。

“擲槍!”孫紹一聲令下,陣中士卒紛繁將背上鐵槍投射而出,兩軍剛一接陣,便稀有十騎手墜地,而其袍澤如混若未見,馬踏陣前。

城下一聲虎吼,一眾黑甲曹軍迅猛衝來,汝南城下,如同一片黑壓壓的大水湧來,陸遜見狀,忙令城頭弓手攢射,待曹營軍馬奔至城下,城上礌石,火油成片落下,一時候喊殺之聲,四周響起,龐山民看著城下一條條曹軍性命被守城東西奪去,心中卻冷酷不改,現在與曹軍已是不死不休之局,仁愛,憐憫,又如何能救下汝南城中數萬軍馬,士卒的性命?

說罷,夏侯惇便向孫紹奔去,夏侯淵心領神會,手中長刀揮動,刀勢延綿不斷,逼得回祿苦苦抵擋,得空兼顧!

帶一眾軍馬遁入城中,陸遜急令緊閉城門,再看龐山民,卻見其立於城頭,一動不動,遙遙瞪眼著遠方曹操文武所立高台之上。

至於龐統或出兵宛城,諸葛亮或出兵上庸,雖令曹操心中顧忌,可曹操卻覺得以徐晃本領,大可扼宛城咽喉要地,隻要許都不失,落空的地盤遲早能奪返來。

“節哀?”

將張任屍首,放入棺中,隻待士卒行出好遠,龐山民還是立於原地,一動未動,半晌以後,龐山民回過身來,對身邊副將道:“明日帶曹純同去城頭,龐某也當讓曹操嘗試一下,這噬骨之痛!”

說到此處,張任口咳鮮血,對龐山民道:“現在曹軍勢大,大將軍鎮守汝南,非常困難,大將軍當知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若這汝南不成久守,還望大將軍早歸荊襄……非是軍中眾位將軍怯戰,而是現在事已難為……昔日大將軍對張某曾言,留得青山在,不怕冇柴燒,大將軍隻是暫退,收攏軍勢以後,仍可與那曹操一決高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