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四分天下,龐山民對於當下的時勢已相稱對勁,現在生長治下民生,於龐山民眼中纔是首要之事,至於用兵中原,不該急於一時。
且現在龐山民已將精力多放在治下政務之上,很難再如先前那般,辦理龐家商貿,而不管是龐德公亦或龐統,皆對此事,毫無興趣,現在若可得甄宓互助,對龐山民而言,也是一樁美事。
於海中行船,比之路上截然分歧,其風高浪大,便是去往徐州沿岸,這江東艦隊中的大艦也損了一艘,本來周瑜並不肯將這等軍中秘密之事,與龐山民參議,但是邇來艦隊行進,愈發睏難,且於曹操治下,補給也成了題目,孫權,周瑜二人並不思疑龐山民所授之計,以是自艦隊遭受諸多不順以後,也隻得問計龐山民了。
能把大漢丞相,梟雄曹操逼至如此地步,龐山民足可引覺得傲了,固然時下龐山民並無進兵中原的設法,但是曹操遷都一事,對荊襄而言,亦是喪事,先前曹操屯兵許都,與汝南遙遙相望,兩家情勢,一觸即發,便是遣龐統駐守汝南,龐山民也無實足掌控,待曹操大肆打擊之時,保汝南不失,此番曹操欲遷都鄴城,許都城中,天子近衛,虎賁軍馬一眾強兵,該當皆隨劉協而去,如此一來,汝南軍情大為減緩,龐統身上的壓力也會減輕很多。
“嶽父大人莫要妄自陋劣,為我荊襄引巨量戰馬,此大功一件。”龐山民聞言亦笑,對甄逸道:“一起勞累,龐某已備好酒宴,還請嶽父大人隨龐某入城。”
挫曹操麵子的事情,龐統樂得為之。
龐山民聞言,點了點頭。
龐統得信以後,並未回書,龐山民之前便予龐十足轄汝南軍馬大權,現在還真有些擔憂龐同一時按捺不住,揮軍許都,訂交於龐統的奇計行險,龐山民更喜好諸葛亮那種穩妥行事的風格,畢竟對於現在的荊襄而言,若要勝曹操,能夠陽謀勝之,待荊襄富庶,中原百姓心慕荊襄之時,便是上兵伐謀,那曹操又有何體例,收攏民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