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鳳雛_NO.404 援助江東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龐山民聞言,微微點頭,又道:“江東現在,已下定決計,跨海一戰,攻伐青州了?”

“如若事敗,五年內還清所借賦稅,這對江東而言,也駁詰事吧!”龐山民說罷,顧雍連連點頭,對龐山民道:“既如此,顧某代吳侯多謝大將軍援手之恩!”

顧雍見龐山民沉吟好久,並不言語,一臉奇特,對龐山民道:“大將軍莫非對我家都督此番設想,並不看好?”

“大將軍與吳侯乃是姻親,兩家該當合作。”顧雍聞談笑道:“既然如此,顧某回報吳侯之時,便言明此事便可!隻是大將軍還未奉告顧某,可否借我江東賦稅。”

莫非到時候又要讓龐山民看在孫尚香與吳夫人麵上,將江東假貸一道抹平不成?

二虎相爭,必有一傷,且荊襄可坐收漁翁之利,如果昔日,龐山民天然樂得見兩家交戰不休,隻是現在以江東數年來何嘗一勝的景況,此番發兵,勝負難料,若此戰以後,一蹶不振的話,這等局麵,非是龐山民樂於看到的。

顧雍聞言,微微一滯,繼而想到那曹操昔日行事,皆很有膽氣,心有慼慼的點了點頭,對龐山民笑道:“大將軍明鑒,隻是顧某此來,欲借賦稅,不知與中原遷都一事,有何乾聯?”

公然是心機通透之人。

倒也不是太多。

龐山民非常讚成的看了顧雍一眼,笑道:“公瑾策畫,龐某向來讚美不已,隻是龐某覺得,若公瑾發兵,亦不當操之過急,元歎先生可有耳聞,那曹操欲遷都鄴城?”

而最為首要的是,龐山民也不看好周瑜此番可於中原建功,這本地水道雖被江東掌控,可江東涉足大海,僅數月光陰,並無太多跨海運兵的經曆,且大海之上,風高浪急,遠非江上可比,龐山民乃至想到,若此戰戰至酣處,一旦江東運道不好,運兵途中數萬軍馬葬身汪洋,那還談何用兵青州?

隻是分賓主落座,待顧雍道明來意以後,龐山民麵上卻唯有苦笑。

“現在遷都一事,聖上未昭告天下,我荊襄細作於中原也隻探到那曹操隨天子近衛,往鄴一行,如若天子得曹操授意,遷徙鄴城,纔是江東發兵之時,如若江東軍馬早入青州,怕是誤了丞相遷都……”龐山民說罷,顧雍一頭霧水道:“大將軍欲促進曹操遷都一事?”

何況,孫權與周瑜此番又如之前那般,行事倉猝,周瑜計是好計,隻是讓龐山民不明以是的是,周瑜為何隻看到了攻伐中原為江東帶來的遠景,卻未想到一旦失利,江東會晤臨多麼窘境?

不過數日,龐山民便得知江東遣使顧雍,往長沙而來的動靜,心中不由暗自發笑,看來孫權,周瑜二人皆曉得魯肅來往荊襄日久,已遭本身討厭,現在換了使者,這江東行事,倒是比之先前矯捷很多。

“元歎先生過於誇大其辭。”龐山民聞言微微點頭,對顧雍道:“非是曹操驚駭龐某,而是曹操兩相難堪,天子萬金之身,總不能置放於我荊襄兵鋒所指之處,即便是曹操遷都,龐某覺得丞相必親身坐守許都,震懾荊襄!”

龐山民見顧雍憂色,話風一轉道:“兩軍交兵,勝負難料,雖龐某與仲謀私交甚好,但是一旦江東此番兵敗,這賦稅,還是要還的……我荊襄近些年來,療攝生息,積累出這些賦稅,也非易事。”

龐山民聞言,點了點頭,對顧雍道:“若聖上居於許都,龐某不便發兵,若冒然妄動,必遭天下人非議,便是你江東攻伐青州之時,我荊襄又如何遙相照應?公瑾敢跨海一戰,不過是料定龐某必於此戰,幫他一幫!”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