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鳳雛_NO.446 故人重逢,時過境遷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昔日白門樓上,劉備那“偶然之語”,確切與呂布死亡,有著不小乾係,現在見其遺孀,以這二民氣中開闊,便代劉備,向貂蟬道歉。

非是馬超不欲捉那劉備,而是徐庶李代桃僵,救下劉備一命,也不能怪馬超無能,劉備於這般險境,也可逃出世天,不得不說,此人的確遭上天眷顧。

不待通報,郭嘉輕車熟路的入了竹林,至龐山民竹舍以外,正見關羽亦在龐山民院落當中,之前於許都之時,郭嘉與關羽也有過數麵之緣,現在再見,郭嘉心中,唏噓不已。

而青州又不能不救。

後又引二人,與貂蟬見了一麵,二人麵上,皆有愧色。

群臣附和率先遷都的來由,不過是因為聖上已有遷都意向,且現在汝南被荊襄所得,這陸遜兵馬可朝發夕至,雖與龐山民已有商定,三年互不擾亂,可龐山民一旦變卦,奇襲許都,許都難保。

以是曹操近些光陰,除心悸荊襄生長過於迅猛以外,對江東異動,也非常頭疼。

雖此舉有失光亮正大,但是龐山民卻以為,為了關,張二人,為他所用,在劉備身上例外一回,也無可厚非。

“這是當然。”郭嘉聞言,安閒笑道:“且何時償還,山民也不會過分在乎,郭某欲再往荊襄一行,借山民財帛無數,為主公化解當下危難!若得財帛,來年開春,丞相一戰而定,青州必重歸丞相手中!”

龐山民倒因為此事,斥責了玲兒一回。

罵彼蒼無眼,不給他兄長安身立命的機遇。

隻是以後的事情,卻並非如龐山民猜想那般,順風順水。

“雲長,現在連你也改投荊襄了麼?”郭嘉口中喃喃,卻被關羽聞聲,回過身來,關羽見郭嘉一臉訝色,苦笑一聲道:“故交相逢,時過境遷。關某現在處境於數載之前,彆無二致,非是關某轉投荊襄,而是山民不殺之恩,無覺得報……”

現在荊襄將領當中,甘寧已與張飛,極其相投,除參議以外,也幾次一道喝酒,雖甘寧亦知,張飛心繫劉備,難以勸服,但是這豪傑相惜,卻無分陣營。

不過一眾荊襄將校,倒樂得與張飛相鬥,張飛技藝超群,遠超諸人,雖受其一頓打擊,不過張飛收發自如,也不傷人道命,與張飛參議,對於武人本領的進步,感化不小。

見堂下諸人,尤在爭論,曹操神情更加暗淡,苦笑一聲道:“不想我這大漢丞相,也有為這財帛糧秣,頭疼之時!”

在龐山民看來,若捉劉備,另有機遇。

“如此甚好!”曹操聞言,憂愁儘去,便命郭嘉為使,再往荊襄一行。

聞郭嘉之言,堂上群臣收斂聲氣,諸人皆相府謀臣,先前爭論亦是為了曹操大業著想,現在見郭嘉已有處理體例,諸人天然但願聽聽這位“鬼才”大人的觀點。

且劉備若死,關羽,張飛二人定然隨他而去,龐山民對關張二將,非常愛好,天然不肯這見二人,慷慨赴死。

“文若說甚麼呢……”

龐山民見關羽,張飛如此桀驁之人,竟然會向一女子低頭,亦不由調侃貂蟬風韻無窮,而貂蟬卻並未與關,張計算前事,反而安慰二人,現在已入荊襄,舊事重提,再無需求。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