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孫家申明,置周瑜於死地,這般做法,究竟是對是錯?
“主公現在便是召公瑾還朝,為時已晚……”張昭一臉黯然,對孫權道:“且公瑾又得唐侯授計,為此役憑添幾分勝算,勝負天定,主公也勿要再於青州之事,耿耿於懷!”
半月疇昔,孟獲與一眾蠻王得償所願,帶著龐山民贈與南蠻的數車禮品,歸返西川,如此一來,於成都的法正卻要比之先前,繁忙很多。
南蠻諸部散居群山當中,少則數百,多則數千,而孟獲一部,為此中最大部落,三萬餘蠻人,依山建寨,劉焉治西川之時,南蠻最為強大,乃至有過陣容浩大的蠻人下山,劫奪漢家城池之事。
孫權聞言,點了點頭,徐盛,呂蒙二將,皆孫權親信,且本領不俗,魯肅如此安排倒也安妥,見孫權應允以後,魯肅又勸,對孫權道:“現在內憂內亂,主公更當平心靜氣。”
現在已知曹軍雷霆之勢碾壓青州,孫權召群臣議事,再看堂下一眾江東臣子,一籌莫展之時,孫權心中也多了一絲悔怨。
隻是孫權並未是以而將周瑜召回,而是承認了魯肅數日之前帶回的動靜。
蠻人雖可遠遁山中,依山而戰,可孟獲自知蠻人那點本領,比當中原曹操,江東孫權,更是差異不小。
見孫權肝火難平,魯肅輕咳一聲,對孫權道:“徐文向可駐豫章,呂子明可駐會稽。”
這般做法在龐山民眼中,也算比較安妥,可在孟獲看來,龐山民提出的前提雖好,卻或多或少的奪了他這南蠻最大的蠻王很多權益。
龐山民與此二人相爭,且可步步占得先機,若孟獲與之作對,屆時怕是會被這唐侯啃的渣都不剩吧。
一句話說的合座文武,無人膽敢多言。
雖與諸多漢人眼中,蠻人粗鄙,能夠龐山民看來,這諸多蠻人,隻因地處山中,餬口所迫,之前纔會屢犯漢家城池,已有沙摩柯五溪蠻這前車之鑒,再與南蠻議事,諸事商討的倒也順利。
何況孫權之前對周瑜不滿之處隻在於周瑜權益太重,且幫扶於他也隻看在亡兄麵上,壽春戰後,周瑜則經心極力,幫手與他,二人先前糾葛,也悉數化解,時至現在,孫權對於周瑜死守青州,心中亦非常不忍,見堂下無人答話,孫權對群臣道:“兄長殞身之時,曾奉告孫某,外事不決問周郎,若周郎死亡,孫某請教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