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鳳雛_NO.490 低調的江東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天下餘三家諸侯,鼎足之勢已成定局,荊襄雖強,卻也難以一敵二,如此說法,放到其他兩家諸侯身上亦然!

何況接連兩場大戰,曹操損兵折將無數,江東卻也未討到涓滴便宜,五萬撻伐青州的雄師,隻要兩萬餘軍馬,活得性命,有機遇重新踏上江東地盤。

以是周瑜以為青州之敗,他既為雄師率領,便理所該當,受敗軍懲罰,前些日子,周瑜於孫權麵前多番請罪,但是孫權卻非常漂亮,不肯再究查青州戰事。

隻是令周瑜比較在乎的是,龐山民先前與曹操汝南相見,言罷戰一事,便模糊表白,龐山民相要和緩荊襄與中原之間的乾係,現在諸侯間糾葛起碼者,便是荊襄,不管是與中原抑或江東聯絡,皆有能夠,而因青州一事,江東與中原兩家,裂縫頗深,相要聯絡,卻不輕易!

敗了便敗了,隻要周瑜以及太史慈諸人,安然返來便好,二人不在江東,孫權已深切感到壓力頗大,周瑜乃江東柱國之臣,太史慈聲望,可懾山越不敢異動,此二人可保江東根底,現在二人返來,孫權憂愁儘去。

五虎大將當中,與他有過一麵之緣的趙雲,馬超二人,已趕赴長安,黃忠則往汝南處,協同陸遜一道,鎮守汝南,關羽,張飛坐鎮長沙,這般安排,周瑜不管如何看,都感覺龐山民已有了發兵中原的動機。

至於黃忠去往汝南,倒是龐山民但願荊襄一眾少將,多隨黃老將軍學習本領,雖五虎大將仍在當打之年,可培養荊襄少將,龐山民一樣非常正視,與曹操的三年之約,龐山民從未想過食言而肥,三年的戰役雖對於中原,江東兩家,意義不小,但是龐山民卻覺得,如果操縱好了,荊襄便可闡揚其民生上風,可與兩家諸侯拉開更大的間隔!

劉備僅為江夏太守,怎會有權調遣荊襄軍中大將?

之前跨海入青州一事,令周瑜發明水戰對江東而言,大有可為,江東本來的上風便是水戰,若將此上風再闡揚一二,拉開與荊襄以及中原兩家水戰的差異,隻求自保,綽綽不足。

馬超,趙雲二人遠去西涼,首要還是為斥地絲綢之路,且龐山民也但願可向西域諸多小國,彰顯荊襄武力,令其心中驚懼,放心歸附。

不管劉備如何糾結,數日以後還是單獨一人往江夏到差,這月餘光陰,劉備也未曾再勸關,張二人與他一道,趕往江夏,現在二人已為荊襄五虎,若同去江夏,的確與禮分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