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鳳雛_NO.500 轉攻穎川,誘敵出城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宛城守軍加快路程,一起長驅,徐晃儘遣標兵,探得荊襄軍馬已火線官道十裡以外,列開步地,未幾時候,徐晃便遙遙瞥見荊襄軍陣當中,“關”字大旗,荊襄雄師陣列劃一,一綠袍紅頓時將,馳騁陣前。

關羽聞諸葛亮之言,不明就理,諸葛亮見狀,輕笑一聲道:“雲長雖是勇將,卻不識文人之事,唐侯麾下朝堂文臣,多出自荊襄,而那曹軍文臣,多為穎川人氏,那荀彧,荀攸,鬼謀郭嘉,皆出自穎川書院,現在曹操遷都鄴城,穎川防務不似疇前,若我等捨棄宛城,轉攻穎川,雲長覺得,那徐晃救是不救?”

關羽聞言,驀地覺悟,繼而歎道:“若如此,如何決定,倒是苦了公明……”

關羽並未給徐晃思考的時候,長刀大開大合,一起刀法如行雲流水,隻一刹時,便將徐晃守勢壓抑,徐晃抖擻精力,手中大斧舞的更急,卻無法發明,四周水榭銀河般的刀鋒密不通風,斯須難以衝破。

入夜時分,宛城城下燈火不熄,荊襄大營時而傳出的陣陣鼓角鼓譟之聲令宛城守軍不敢有瞬息懶惰之心,徐晃於城中已調集軍校,商討應對荊襄軍馬之策,命軍中脾氣沉穩之將各率軍馬,分時駐防城頭之上,以應對荊襄騷擾,若城下敵軍未幾,便不予理睬,若敵雄師攻城,便遣士卒將諸將一併喚醒,一道迎敵。

諸葛亮拆開信後,隻見信上看上去非常熟諳的“穎川荀氏”四字,不由撫掌大笑,對關羽道:“此唐侯手書,現在破這宛城,已有奇謀!”

荊襄軍馬並未南歸,而是轉道穎川方向,且其軍中隻餘步軍,輕騎皆輕裝兼程,往穎川而去。

諸葛亮聞談笑道:“再擾這宛城一日,我雄師便徑往穎川一行,若徐晃出兵來救,便是引蛇出洞,若徐晃按兵不動,占下那穎川書院,也是大功一件,那徐公明便是守得宛城,也須考慮一番,今後如何麵對曹操麾下朝堂文臣的雷霆肝火,不過以亮觀之,徐晃便明知是計,也不敢坐視我等奇襲穎川,曹軍麾下之五子良將,又如何不知穎川之重?”

在徐晃看來,如此行事,便可一緩城中將士怠倦不堪的局勢,在各路兵馬來援之時,好歹也可穩守城池。

二十餘合轉眼即過,徐晃虛晃一斧,便往本陣遁逃而去,那關羽見狀,卻也不追,待徐晃歸陣以後,關羽好整以暇,凝睇氣喘噓噓的徐晃,語重心長道:“公明,現在你已舍宛城,再無勝算,何不早降?公明當知,今後我家智囊破了穎川,鄴城朝堂之上,怕是再難有公明安身之地了!”

若現在便強行攻城,即便拿下宛城,這軍中折損,必定極大,就算勝了,麵對那龐大喪失,二人怕是也難以放心。

隻是情勢告急,徐晃也得空多思戰略,倉猝叮囑數名偏將死守城池以後,便親引守軍一萬,緊追荊襄拜彆軍馬。

眺望好久,徐晃見擺佈將校,皆覺得荊襄軍馬畏宛城城堅,歡樂雀躍,心中陰霾卻久久不散。

二人商討好久,不得奇計,正遲疑間,忽聞帳外戰馬嘶鳴之聲,不過半晌,一標兵掀簾入帳,拜過二人以後,便將懷中手劄,奉於諸葛亮麵前。

“若穎川有失,徐某又有何臉孔麵對朝中同僚!”徐晃長歎一聲,心中確是謾罵不已,現在便是明知是荊襄誘敵狡計,徐晃也不得不放棄城堅之利,與荊襄軍馬城外一決了,且現在荊襄雄師已拜彆有些時候了,徐晃還在擔憂若荊襄軍早有籌辦,於沿途設伏,如此一來,情勢於宛城守軍而言,更加倒黴。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