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聞言麵前一亮,要說現在江東對龐山民最為體味者,非郭嘉莫屬,想到此處,孫權急命人召郭嘉前來。
郭嘉得了吳王寶劍,也算是得償所願,孫權與張昭的表態可算是代表了江東世家與朝堂兩方麵的支撐,曰後若再行走朝堂,理應不難,但是於軍方又可先斬後奏,那一應江東將校,就算不給他郭嘉麵子,也當給孫權這把寶劍麵子。
沙摩柯見江東軍馬竟敢出城,心中大喜,遙遙對太史慈叫道:“你江東是欲與本將鬥將還是鬥陣!”
孫權越想越感覺心中冇底,二張聞孫權之言,亦驚懼不已。
太史慈聞言,驚詫半晌,其他江東將校無不大笑,朱恒遙指沙摩柯笑道:“蠻人也曉得佈陣,這事兒聽著新奇!”
兩馬錯蹬,二人手中鐵槍毫無花巧的撞在一處,朱恒雙臂微麻,暗道這蠻人力量不小,當下便槍勢一轉,皆用巧勁化解沙摩柯槍勢,沙摩柯對於朱恒這般竄改,如若未聞,槍槍大開大合,外人看去,這蠻將一時候倒也大占上風。
郭嘉聞言微微一笑,對張昭道:“子布先生所言也在道理當中,隻是先生可否想過,不管是河北抑或江東,找尋百餘異地身形,口音者,易如反掌,那龐山民又如何會因戔戔身形,口音判定此番書院事,禍起何人?”
若真被吳王說中,豈不是此番又是搬起石頭砸本身的腳了?
龐山民此舉怕是想要以靜製動,坐觀兩家諸侯過後態度,郭嘉本覺得孫權現在好歹也晉王爵,理應有所擔負纔是,卻未想到荊襄毫無行動,就令吳王如此進退失據。
郭嘉聞言卻道:“子布先生老而彌堅,隻一小小瑕疵,難掩先生大才。”
戔戔半月光陰,荊襄便聚水陸兩軍十二萬,龐山民於襄陽點兵以後,甘寧,蘇飛二人便引水軍,速往江夏而去,步軍則由龐山民親領雄師,借道與荊襄靠近之五溪蠻,山越地盤,翻山越嶺,奔赴柴桑。
郭嘉聞言搖了點頭道:“怕是多數已對江東有所思疑,以龐山民對丞相體味,丞相行事難有這般忽略,若先生用計,遣半數江東之人,半數河北之人,去往書院,豈不更能讓荊襄之人感覺,不知書院之禍是何人所為?便是龐山民發覺其口音體型,亦會思疑江東與河北早有勾搭,以兩家諸侯合力之勢,便是強如荊襄想必也不敢等閒妄動!”
本是大好表情過年,卻因書院一事令龐山民數曰來難有笑容,貂蟬,孫尚香等人看在眼中,卻不知該如何相勸,隻得於龐山民相處之時,極儘和順。
江東本就躲藏了很多荊襄細作,若被其刺探到此番孫權令死士狙殺書院學子一事,也並非全無能夠,龐山民早已與江東相約一戰,或許現在龐山民並未透露心中憂憤,隻是將肝火臨時寄下,待兩軍比武之時,龐山民再將餘怒宣泄在停滯荊襄攻城掠地的江東軍馬身上。
龐山民聞言輕歎一聲,對龐統道:“非是士元戰略不妙,若未有書院一事,龐某也可令江東軍馬來我荊南浪蕩一圈,將其截殺,但是自安撫書院學子支屬以後,龐某便警告本身,血債唯有血償。此番龐某起雄師而來,也成心想問問奉孝,書院一事到底是否江東所為,如果那孫權所為,龐某自當要向其討還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