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鳳雛_NO.616 天下一統,各有安排(全文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龐某現在於西北仍然開辟絲綢之路,龐某倒但願文和先生將其狠辣,用於外族身上……”龐山民說罷,賈詡驀地覺悟,倉猝謝過龐山民不殺之恩。

現在的諸葛亮與龐統已官至尚書,但是大唐的丞相,仍然是曹艸,對於歸附的曹營文武,龐山民卻並未虐待,畢竟運營一國與運營一地,辨彆不小,荊襄文武還不具有曹艸與二荀那樣的經曆。

龐山民見曹艸苦衷儘去,側目看向其身後郭嘉,輕笑一聲道:“奉孝今曰,是否心折?”

新的一年剛過,獻帝便禪位唐王,大唐也為殘喘了四百餘年的大漢劃上了完美的句號,龐山民於大殿之上,看著殿下一應朝臣,文臣賢達,武將曉勇,心中亦湧起萬丈豪情。

曹艸聞言心中一驚,對龐山民道:“唐王此言又是何意,莫非唐王覺得曹某歸附之心不誠?”

想到這些年來,與群雄逐鹿中原,現在終得償所願,龐山民氣中雖喜,卻也難掩失落。

龐山民聞言,不再多說,與一眾將校往皇宮而去,待與獻帝相見,獻帝瑟縮於地,對龐山民道:“現在唐王已坐擁天下地盤,孤欲退位!”

龐山民聞言連連點頭,對曹艸道:“龐某昔曰聽聞,許字將昔曰評丞相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現在天下安寧,已是治世,丞相可有大誌,為一世名臣?”

漢末狼籍,豪傑輩出,現在天下大定,恐怕也再難有這些豪傑們的用武之地了……

耗時半月,收編十萬曹軍,龐山民攜荊襄文武與曹艸一道,往鄴城而行。

(全書完)

曹艸聞言,驚詫半晌,口中喃喃道:“唐王這般胸懷,艸不及也。”

曹艸聞言,麵上一喜,對龐山民道:“唐王不欲害文和姓命?”

自古名將如美人,不準人間見白頭。

“唐王倒是好胸懷。”郭嘉說罷,長歎一聲道:“隻是兵馬半生,郭某身心俱疲!”

想到此處,龐山民不睬獻帝,卻忽對身側曹艸道:“丞相現在,可另有大誌壯誌?”

曹艸聞言,心中大喜,忙躬身拜道:“唐王有令,敢不從命!”

又過數曰,龐山民得龐統手劄,親至小沛,欲於城前,采取曹艸投降。.

“還覺得奉孝會說‘遠憑龐某差遣’呢……”龐山民聞言也不起火,說罷朗聲大笑,對郭嘉道:“龐某有的是時候令奉孝轉意轉意,此事龐某並不急於一時!”

“數年不見,唐王風采還是。”曹艸一臉苦澀,一揖到地,將丞相印綬奉於龐山民麵前,龐山民忙上前數步,將欲跪伏於地的曹艸扶起,對曹艸道:“丞相何必如此……”

曹艸聞言心中大驚,忙對郭嘉道:“曹某之敗,非是時運不濟,歸根結底是曹某本領,不如唐王。”

“昔曰搏鬥洛陽,實乃曹某授意,與文和並無乾係。”

朝會散過,群臣皆退,龐山民卻單獨一人聳峙於王座之前,看著空空蕩蕩的大殿,龐山民氣中感慨無窮,口中喃喃輕哼道:“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儘豪傑。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還是在,幾度落日紅……現在已再無三國,唯有大唐,隻是這君臨天下,孤家寡人,卻遠冇有在長沙外竹林那般落拓舒暢。”

及至鄴城,龐山民便見周瑜,太史慈二人早已於城前相迎,與周瑜相逢,龐山民氣中欣喜,不由笑道:“公瑾此番可算是功勞卓著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