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官人_第一五三章 江南第一家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如何告終?”

“不錯。”鄭老爺子點頭道:“敝宅和官府找了整整一年,不但本縣,全部金華府都找遍了,還是冇找到……”說著取脫手絹,擦擦眼角,聲音降落道:“不能再給官府添費事。”

“另有這一說?”鄭沿詫異道。“之前都冇傳聞過。”

如許的家屬,按說應當雄霸鄉裡、威震金華,乃至輻射浙江……但是恰好相反,如許強大的一個巨人,倒是那樣的低調溫馨,低調到讓人感受不到它的存在,溫馨到向來聽不到它的一點動靜。

“過獎過獎。”答案是,一名白髮童顏的魁偉老者,一手拄著龍頭柺杖,一手由一名中年人扶著,顫巍巍走了出去。

“是,這件事還得跟親家籌議一下。”鄭沿點點頭道。

“二老爺那裡話,您初次到臨寒莊,老朽本當遠迎。”老爺子點頭笑道:“現在這已是失禮了。”

“老爺子麵前,‘二老爺’三個字毫不敢當,還是直呼草字‘仲德’吧。”王賢謙遜道。

“豈敢驚擾老爺子。”王賢點頭笑道:“我此次來,一是見地下江南第一家的風采,二是給你族兄鄭沿送官府的傳票。因是公事,執禮不周,還是下次再特地拜見老爺子吧。”

‘尊酒京都外,孤帆水驛飛。青雲諸老儘,白髮幾人歸。

“大人可不能走,”鄭老爺子拉著王賢的手道:“第一次來我鄭家,若不吃杯水酒再走,教人笑話老朽不懂事。”

“請。”

風雨魚羹飯,煙霞鶴氅衣。因君動歡暢,予亦夢柴扉……’

因而一老一少相攜來到鄭家正房宅中。這邊就氣度多了,五進的大院子,軒敞的廳堂,散養的肥雞、溪中的鮮魚、院中的青菜、自釀的美酒,便是一桌豐厚的宴席。一老一少把酒言歡,極是和諧,直到日暮,王賢醉得呼呼大睡……

那最早一道牌坊,也是最高最大最精彩的,雕梁畫棟、高雅厚重,上書五個遒勁的金色大字‘江南第一家’,落款鮮明是朱元璋!

九座牌坊悄悄聳峙在那邊,無聲的訴說著江南第一家的崇高和光榮,令民氣生畏敬,不敢冒昧。待從九座牌坊下顛末,一行人就像走過一趟朝聖之旅,變得沉默而莊嚴,就連最活潑的靈霄也不例外。

“費事談不上,但這麼吊著確切讓生者日夜煎熬。”王賢感喟道:“依下官之見,是不是能夠把此案告終。”

“恰是。”王賢點點頭:“此案至今已經整一年,擱置下去不是體例,到底要如何措置,還請鄭老兄和老爺子給個主張。”

“這是潛溪先生的歌。”詩詞上,王賢比閒雲要強些,起碼曉得這首詩是宋濂所作。不由輕歎道:“提及來,這裡也是建國文臣之首的故裡。”

王賢內心閃過一絲動機,被九道牌坊壓著,鎮上的人該是多麼壓抑?但當他穿過牌坊群,便見一條寬丈餘的小溪蜿蜒而來,水流潺潺、晶瑩清澈,將沉肅的氛圍一掃而空。溯流而上,隻見溪上有石橋十座,構架南北,溪旁夾種榴柳,時價玄月,恰是石榴成熟,鮮紅亮麗的石榴果掛滿枝頭,與綠柳相映成輝……

話說他來浦江縣也有些日子了,對這個江南第一家天然如雷貫耳,但除了身邊人大半姓鄭以外,對鄭家的短長,並冇甚麼切身的感受。他隻曉得,浦江縣的賦稅,向出處鄭家按期收解,無需官府下鄉催繳,多少年來從無差池;浦江縣百姓有了膠葛,向來到鄭宅鎮找鄭家老爺訊斷,並且一經訊斷,非論勝負,都不會再去找官府重判;他還傳聞,浦江縣統統征發勞役、興建水利、修橋鋪路……都是由鄭家來主持,官府隻需安插任務,到時驗收便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