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1644_第176章忘了一個兵種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在明成祖鼎盛期間的1420年,明王朝具有3800艘船,此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戰船,以及駐紮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樓船)和400艘運糧漕船。

海權看法的缺失形成了國防計謀中的大陸軍主義,從而使海軍得不到充足的資本。

“這.........我哪敢忘,隻是........都這麼久了,熱氣球方麵也冇有太大的衝破,短期內空軍怕是難以成軍啊!”李定國解釋道。

南京軍事學院必須遷徙至北京,同時為了更加細化軍事學院職能,李鴻飛籌算將其一分為三,開設海、陸、空三所軍事學院。

“你小子目光倒是不錯,也行,就交給你來辦理,設備冇有下來之前,先用現有設備練習新兵,標準嘛.........就遵循特種軍隊的練習體例。”李鴻飛想了想說道。

這些船隻當中,約莫有300艘是遠洋寶船,彆的還具有大量護洋巡江的鑒戒法律船和傳令船,威名遠揚的鄭和船隊,實際上隻是強大的明帝國水兵一支海上矯捷艦隊罷了。

但是傳統的懷柔政策再次導致坐失良機,不然葡萄牙人底子冇有機遇進入遠東。

“另有熱氣球軍隊。”李鴻飛提示道。

野戰軍、守軍、遠洋海軍,共同構成了大明境內的正規軍,再加上各州府衙門的衙役,以及處所民兵預備役(首要由退役兵士構成,在朝廷安排新事情之前,臨時過渡),全部大明約莫具有九十萬擺佈的常備軍。

以大明現在之國力,支撐百萬雄師方纔好,再多就有些吃不消了。

固然第一軍也是王牌,但另有第二軍、第全軍.........冇了特種軍隊的第一軍,已經冇有多大上風了,抓住空軍大隊這個新型兵種,隻要真遵循李鴻飛的思路生長,將來很有能夠成為王牌當中的王牌。

在現在戰役結束,軍費開支大幅度減少的環境下,周福仁定然不想放棄如許的大單。

“四年前,科研職員還在玩弄孔明燈,可現在呢?已經能讓我大明甲士,乘坐熱氣球飛上幾百米高空了!”李鴻飛說道。

“不但要擴招,還得在都城建立新的空軍學院。”李鴻飛說出了本身的設法。

這類對外計謀比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要文明很多,但卻輕易冷視本國的計謀好處。

畢竟郭勝在練習特種軍隊時,也停止過飛翔練習,至於戰術戰法,還是由這些甲士自行摸索,李鴻飛不成能甚麼事都手把手教他們,大明軍隊,也不成能永久依托李鴻飛一小我。

“我滴乖乖,那如許一來,空軍豈不是在天上無敵?”郭勝反應也挺快。

可這還冇有閃現出任何代價的空軍,也要伶仃建立一座軍事學院,就不得不讓人有些不測了。

在他看來,飛翔學院固然建立了將近三年,可真正的學員獨一不到四百人,這要伶仃成軍,豈不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一下子擴招那麼多人合適嗎?”這下就連郭勝都有些不明白了。

曆經兩百多年後,大明海軍名存實亡,從朱由檢當初為了北伐,打消寶山造船廠訂單,轉而加快研發陸戎服備便能夠看出,全部大明從上至下,都冇有將陸地權益當作一回事。

可千萬彆小瞧這所謂的“名義”,幾千年的儒家思惟,讓“名義”變得比實際更加有壓服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