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1644_第五十六章水師揚威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子母連環舟是一種小型近戰船隻的總稱,大抵可分為子母船,或者連環船。

僅陸地戰役而言,明軍喪失更重,已經達到了傷筋動骨的程度。

一個月的揚州阻擊戰,兩邊互有喪失,滿清仆參軍(以漢人八旗為主)戰死三萬擺佈,南明軍隊重傷或戰死四萬五千人。

清軍主帥的設法也很簡樸:“勞資戰船數量比你多,火炮數量更是你們的數倍,莫非還怕了你不成?”

比擬之下,鄭芝龍的海軍快而穩定,始終保持著戰役隊形,戰船與戰船之間相隔不遠,不管旗語交換,還是打擊援助,都能快速到位,與清廷比擬,的確天差地彆。

蜈蚣船屬於大型戰船,此類戰船是仿弗朗機人多槳船而造,底尖而闊,飛行敏捷,順風亦可行,不懼風波。

船上備有千斤佛郎機艦炮八門,並有火球、火箭等長途兵器。

除此以外,清廷用商船改革的炮艦,成了他們快速落敗的催命符,那些大型商船還好一點,有些中小型,乃至一兩次齊射以後,直接散架,快速沉入江底,看的不遠處的鄭芝龍心疼不已,那可都是他的戰利品啊!

清軍倒是冇多大乾係,本就兵多將廣不說,一個月的戰役中,乃至還冇有出動主力軍隊,至於那些仆參軍的耗損.........能夠忽視不計。

這兩種小型戰船造價便宜,操縱簡樸,乃是明軍海軍戰役時,以小廣博,快速毀滅敵方主力戰船的首要寶貝。

第3、四甲為標槍雜役,兼操舟近戰。

第二甲是鳥銃甲,專門射鳥銃。

第五甲為火弩甲,專射火箭。

戰船樹3桅,主桅高4丈,船長20丈,艙5層,船麵設樓高如城,可容300人,配紅夷炮8門,千斤佛郎機40門,乃是明軍海軍的主力戰艦之一。

清兵冇有見地過大明海軍的短長,也底子不曉得水戰,能將上千艘戰船開動起來,不相互碰撞,就已經算是不錯了,現在見到隊形整齊的明軍海軍,早已慌了神。

連環船:輕型艦船,長4丈,形似一船實為二船,前船占三分之一,後船占三分之二,頂用2鐵環相連,前船有大倒須釘多個,上載火球、神煙、神沙、毒火,並有火銃,後船安槳載乘兵士。

因而清軍海軍不在管甚麼陣型,直接命令全軍衝鋒,隨便開仗,想要將水戰形式,改成陸戰形式。

母船有柴火猛油,火藥火線,戰時母船敏捷抵近敵船,釘在一起,撲滅母船後,兵士乘子船而返。

艦首備大發貢炮1門、千斤佛郎機6門、碗口銃3門,迅雷炮20門,噴筒60個,嚕密銃10支,弩箭500支,火藥弩10張,火箭300支,火磚100塊。

“待子母連環舟獲得結果後,便全軍反擊,爭奪俘虜那些商船,他孃的,清廷真有錢,連商船上都安裝了紅夷大炮,也不怕將龍骨震散架了!”鄭芝龍罵罵咧咧道。

乘員64人,海員9人,兵士55人,編5甲,一為佛郎機甲,操艦首炮、佛郎機,近敵擲火球火磚。

“一堆爛木頭罷了,打旗語奉告鄭之虎,令他率兩百艘蜈蚣船,快速交叉打亂清軍戰船陣型。”鄭之龍固然看不起清廷海軍,但還是當真製定了作戰計劃。

固然不是明軍器力最猛的戰船,倒是速率最快的大型戰船,特彆合用於戰前衝陣,或者戰後追擊等任務。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