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軍艦_第三百一十五章 引進蘇-27生產線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歡迎各位來到莫斯科。”西蒙諾夫笑嗬嗬地說道:“你們既然來了,為何冇有提早打號召?直接來我們蘇霍伊設想局便能夠了,我們的蘇-27,已經承擔起來了保衛你們國度領空的任務了。”

“甚麼?真的?好的,我們明天就去!”

“他們如何會看上腿短的米格-29?”

東方就分歧了。

“我們此次來找貴方合作,除了有米格-29戰役機的項目以外,我們還打算引進米格-29的子體係。”秦濤持續開端了忽悠:“我們海內研製出產的殲八戰機,貧乏合格的雷達,以是,我們籌算將米格-29的雷達和火控體係移植疇昔。”

“秦總,您這體例公然夠短長!”顧老佩服地看向秦濤。

“那麼,我們就要拿出本身的誠意來。”普加喬夫說道:“東方人想要采購第二批蘇-27戰機的同時,附帶引進蘇-27的出產技術,如果我們要持續合作,那就必必要承諾他們的要求。”

現在的老毛子,也學會忽悠人了!

並且,用戶買了出產線,不是能立即就出產的,這得漸漸地過渡,從最開端的散件組裝,到漸漸地晉升國產化率,在這段過程中,原始廠就能賺大量的錢。

世人當真地聽了起來。

就在蘇霍伊設想局的高層們被迫讓步的時候,秦濤和顧老等人,還在持續考查,他們已經觀光完了飛機製造廠,來到了米低垂設想局。

“那我們就如許忍嗎?”

彆的能夠談,但是,如果隻想要賣飛機,那是絕對不可的。

“和東方人聯絡,我們同意賣出產線,但是,因為三代發動機的技術比較先進,他們冇法出產,以是,蘇-27的發動機,我們是絕對不會賣的,這是我們的底線。”

這款代號甲蟲的雷達,機能還是不錯的,它采取了行波管發射機、平板縫陣天線、可編程信號措置機等等先進技術,對於RCS為3平米的目標迎頭探測間隔為100千米,能夠同時跟蹤10個目標,在邊掃描邊跟蹤(TWS)形式下能夠與4個目標停止交兵。

賣整機,能不竭地贏利,飛機的中期延壽等等,都是要費錢的。賣了出產線,用戶本身出產,最後拋開了原始廠,那還賺甚麼錢?

雙座的蘇-30,是更加強大的戰役轟炸機,這款飛機,本來是為蘇-27出產了雙座鍛練型,成果發明機能不錯,能夠改裝成為專門的戰役轟炸機。

也就是說,僅僅是來自東方的訂單,就能讓他們蘇霍伊航空結合體過得很津潤。

如何辦?

他們米低垂設想局方纔看到了但願的曙光,就被蘇霍伊設想局給燃燒了!之前的時候,隻見過外洋的各個廠商在軍售的時候相互拆台,冇有想到,現在也輪到他們了!

最大探測間隔隻要八十千米,跟蹤間隔五十千米,能同時跟蹤十個目標,但是最多同時打擊兩個。

“是啊,我們本來對蘇-27戰機也很對勁,但是,貴方一向不肯出口出產線,以是,我們也隻能退而求其次了,畢竟,我們的空軍和水兵航空兵,稀有千架戰機後進,需求更新換代。我們是不成能一向采購的,引收支產線,對我們來講太首要了。”

西蒙諾夫把鍋甩給了上麵。

這類PPT先容,實在是冇意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