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恩仇引_第三二九章 事往矣餘悸猶在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是玉親手所書。”端木玉鏗聲謂三人道,“諸君,我等以此自勉罷!”

“其間之事辦完,我便要回鄞陽了,北征之前應當不會再來大華。徹夜其間,我們便議定一個行事總綱... ...”

“端木玉一諾令媛,言出必踐。我一回鄞陽便會將其間所諾之事擬旨,交由內史府封存。即便大業克成是在我身故以後,厥國皇室亦必實施此諾!”端木玉站到三人麵前正色言道。

他當著他們的麵提筆寫下了聖旨,又解下腰間的玉璽,彆離在三張聖旨上用了大印。

“钜鹿王、耒陽王都是厥國皇室遺脈,徐、安、陳三家皆為我端木氏分支。你們躲藏大華三百多年猶能不忘祖業,封王封地也是理所該當。”端木玉微微皺眉謂三人道,“厥國的江山,不該是天子一人的江山。若厥國得以光複古土,端木氏能重歸中原,我必將大賞有功之臣。不但你們,另有其他的大將、大臣,皆會各有所賞,各得所封。君臣共享天下,才氣同心一處,方可江山永固!”

“得此明主,不管事成事敗,皆是平生幸事!”徐嘯鈺在內心無聲輕歎。

若州雖被他運營得滴水不漏,若州以外卻總另有顧及不到的處所,誰都不想端木玉此行生出不測。

端木玉的利落遠超他們的料想,端木玉的風雅更是他們始料不及的。

依聖旨商定,厥國北征事成以後,三家皆可獲封異姓不世王爵;徐家的封地為現大華之商州、安家的封地為現大華之乾水城、陳家的封地為現大華之稔州;三大王府自治封地,永不繳賦、進貢;三大異姓王府皆可建置王府屬軍一萬五千人,兵丁、將佐自行征調、派任。

“易家對梅家可謂是恩典深重,我實在不該傷了傾慕。”

一旦進了密室,則再無路可退。

“是啊,即便拚光徐家家底,搭上徐家統統人的命,也是為了祖宗故業,哪有甚麼不值當!誰不會死?我另有幾年命在?與其老死床榻,實在遠不如轟轟烈烈為祖宗故業馬革裹屍。”

三人都攥緊了手裡蓋好禦印的聖旨,神情衝動而果斷。

送走了易傾慕,梅遠塵的心機卻一點也不感覺輕鬆。

四人在密室中扳談甚歡:三人有疑則問,端木玉有問必答,知無不言。

“皇上叮囑之事,我等已服膺在心,不敢有忘。還望皇上早日歸去,主持鄞陽大局!”徐嘯鈺離座,告彆道。

不計存亡,同謀大業,勝則青史留名,敗也不枉一場轟轟烈烈。

“傾慕待我用情至深,隻是,我內心卻老是把她當了mm、朋友。若討情愛,我... ...”

聽端木玉一席話,他們皆不由自慚形穢。

... ...

明顯,端木玉事前已經考慮精密,三家封地不管大小、人丁、民富、陣勢、氣候都很靠近,如此來,他們誰也不會生出憤激之心。

“我們另有甚麼好猶疑?另有甚麼可藏私?”

見了端木玉,徐嘯鈺由心生出了一種“求仁得仁”的感概。

“江山獨享,君臣離心”是端木玉用數年時候總結祖業覆亡得出的結論。

海棠如此,夏承漪如此,雲曉漾亦是如此。梅遠塵自問對三人皆是由心的疼惜、垂憐,那是男女之愛。

他們固然都曉得本身是前朝皇室遺脈,卻一向冇有主動派人去厥國聯絡,除了感覺機會未到,另一個啟事便是,他們不曉得端木瀾、端木玉到底是甚麼樣的人,是否值得三家以萬人道命拜托出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