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恩仇引_第一卷 赴任鹽運 第〇一三章 仁智雙王辯鹽危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五人一聽,不敢再觀戰,扣緊掌中的幽冥鬼手衝進了戰圈,將懸月圍在了正中。

“啊~~~!”又響起一聲淒厲的嚎叫,出處乃是法普和尚。他是苦禪寺羅漢堂首坐,武功之高便是比之平常門派的掌門也不弱涓滴,卻也隻對峙了一個多時候。

張遂光既知苦禪寺的和尚在這裡,自不會輕敵,是以把九殿的八位大徒弟全數派來了。菩提心、血滴子及久無情對於懸月;怨長生、屈不叫對於法空;滅封魔、斷離憂對於法普;含彆苦從旁掠陣。

九殿殺人,從未幾言。一來,他們自小同訓,多年來已不知一起殺過多少人,早已心有靈犀;二來,他們武功類似,相互共同毫無滯礙。菩提心、血滴子、久無情三人瞭解已逾三十年,殺過的人數也數不清,然,似懸月這等技藝的妙手卻從未有過。

十年前,年僅十七歲的端木玉向端木瀾諫議:派一支探尖兵潛入大華各地,彙集諜報以備後需,謂其曰“千裡眼”。

殿主...菩提心竟說了殿主。

法普、法空前後倒在了血泊中,混在祠堂前這一千多具屍身中。

“咚!”

屏山腳下,竟堆積了數千人,他們是弋祖輝麾下的役兵。弋祖輝看到了山上的白煙,料知山上有變,不敢擔擱,倉猝引著這三千餘人來援。才行了三四裡,上山路上便開端呈現各種路障:巨石、巨木、鐵蒺藜另有麵前的毒蜂窩...

... ...

最後站著的三百餘人中,近三百是黑衣蒙麪人。肖君子帶著二十幾人死命守著祠堂大門,眼看就要支撐不住了,貳心中不斷暗念:“弋祖輝...你怎還不來!”

大華據廣袤富庶之地,經數百年積累,畢竟根底已深,邇來雖屢遭禍事,厥國與之比擬,國力仍不占優。以弱謀強,勝機便在於“知己在前”及“策劃在後”。

“快些!快些!不管了,直衝疇昔!”弋祖輝大聲呼嘯道。這些路障顯是有人用心為之,可知他們不想山下之人上去好事。那便隻要一個啟事了:他們想害頤王。

以一敵二,懸月頓時便占了上風。一套金剛伏魔掌威猛非常,菩提心、久無情不敢硬接,隻得避退遊鬥。

知己知彼,方能審時度勢。敵我對壘,諜報向來都是謀計之始,擺佈勝負。

大華的國政如何?吏治如何?民生如何?通交如何?...

此次大華朝廷收回征召令,應召的江湖門派稀有十個,“千裡眼”不能儘顧,隻得守在都城,是以一向冇有獲得苦禪寺眾僧的行跡。懸月老衲人是摘星妙手榜排第一的妙手,且在朝廷征召令之首,端木玉、虞淩逸一向認定他將是此行大華妙手的首級。

現在,屏山坪上原圍攻懸月老衲人的三人便是菩提心、血滴子及久無情,九殿排第2、第5、第六的三位大徒弟。他們手執邪兵,前後襬布夾攻,出招狠辣、果斷。懸月雖年老,一身“洗髓經”內功卻渾厚非常,法衣過處勁力如刀。

險象環生。

大華雖在千裡以外,端木玉卻能如數家珍,對敵因勢製衡何嘗不是於己對症下藥?兩國雖尚未開戰,“千裡眼”卻已為厥國奪得了先機,所謂高瞻遠矚,莫過於此。

厥國並華,乃百年大計。端木玉被立太子後,端木瀾便將此事交由他主持。斷沙陀供鹽引其攻華、派高名片殺大華重臣、掘開屏州水壩致罕世水患等等諸般,便是端木玉謀華大計的初階功成。而統統這些功勞,皆基於他的“千裡眼”之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