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恩仇引_第一卷 赴任鹽運 第〇〇二章 單騎向東絕塵去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阿爹阿媽,天好黑啊,下雨了,我們歸去罷!”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站在田埂上,對著打穀的一對青年佳耦喚道。

夏牧陽並未坐到石凳上,徐行朝鄉民們行去,笑問道:“鄙人姓夏,是朝廷派來轄製哨所叛變將兵的武官,可否坐到你們那邊來?”

夏牧陽聽了他話,並不睬會,徑直跟在了一家三口前麵。

暴風雨已來,夏牧陽、夏承炫及身後的二十幾騎卻並未歸去,而是一向鵠立雨中,在中間看著這天下間最平常的一幕。

夏牧陽走進洞裡,第一眼便看到了剛纔田壟間看到的那一家三口,三人緊靠著坐在角落的石塊上,小女娃正怯生生地瞄過來。

他頓了頓,乃向那小女孩一邊行去,在矮個男人劈麵石塊坐下,笑著問道:“兄台,本年年景如何?”

婦人用餘光瞥了瞥女娃子,並不去理睬。轉而彎下腰,抓起地上剛纔綁好的稻把,舉過甚頂,一遍一遍用力地拍在打穀槽上,穀粒受擊紛繁掉落到槽裡。手裡稻把的穀粒已脫完,她才快步行到女娃跟前,輕聲道:“囡囡,你自個兒先歸去好麼?爹媽還要收穀子,冇法兒陪你。你行快些罷,雨快來了!”她聲音雖輕,言語眼神中卻有著顯而易見的孔殷。邊說著,邊推著女娃分開。

她剛纔見過夏牧陽,見他站在雨中直勾勾地看著本身,這時再遇,心中不免悄悄嘀咕:“這個伯伯是甚麼人?好不威風啊!剛纔看我何來?”

鄉民們見這一群二十幾人過來,遠遠便避了開,給他們騰出了好大一塊落腳地。夏牧陽一行雖亦被大雨淋成了落湯雞,然,他們各個裝服斑斕,明顯非富即貴,這群鄉民眼界雖低,卻不癡頑,天然曉得惹不起躲得起的事理。

眾親衛得了令,低聲回道:“是,夏大人!”在某些時候喚夏牧陽“夏大人”是他們多年以來已構成的默契。

溶洞天但是成,其間諸多小石洞相互通聯。其間當是很多石洞中比較寬廣的一個,足有三四畝之寬,五六十鄉民不約而同聚到此處避雨。洞中安排了很多石凳石桌,顯是附近村裡所製,本來是鄉民們坐著的,見夏牧陽一行人來,都躲開到一邊,把三個石桌、十二個石凳都讓了出來。

男人見夏牧陽在劈麵坐下,原是有些拘束的,聽他這麼問,忍不住叨嘮起來:“唉,本年實是個可貴的豐年啊,田裡的穗條結得又長又實,一爿爿金燦燦的。這些天日頭好,本想讓稻穗再曬曬,今纔開端收割的,那裡想,卻下起這麼大的汙臢雨。家裡這五口人就希冀那八畝地的收成了,打夙起來忙到現在才收了一畝不到。風颳倒了植株,不知又要糟蹋多少糧食……”

夏牧陽悄悄搖了點頭,眺目四下望去:風漸大了,天氣漸黑,田壟間卻並未走出一人。這些人長年在外勞作,天然曉得天氣驟變乃暴風雨將來的征象。此處甚是遠僻,藥材匱乏,便是平常的風寒亦有能夠要了性命。然,他們誰都不敢走。

大雨流落如珠,砸在人臉模糊生疼。不到半刻,地上已有寸餘深的積水。

在大華北方,溶洞是極其罕見的,很多人一輩子也未曾見過。然,在庇南郡地界上,這類由鐘乳石受侵構成的石洞卻並不罕見,其間周遭十餘裡內便有好幾個。

那婦人見丈夫斥罵女兒,柔聲勸道:“囡囡爹,天公作歹我們能有甚麼法兒?多拚搶回些便是了,拿囡囡置甚麼氣!”她嘴裡說著,手上卻並不稍滯,臉上描述卻極其繁複:有憐、有怒、有恨、有愧、有疼... ...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