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靖九千歲_第4章 石安的教誨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與此同時,一乘四人抬的抬輿落在院門口。

這是天子特許,司禮監秉筆寺人纔有資格乘坐的抬輿。

要曉得,坤寧宮但是皇後的寓所,防備森嚴。

曹璋敢在內裡待三個時候,可見他必然是有要緊的事兒向皇後孃娘稟報。

司禮監值房院子中房門前麵的一把搖椅上,石安昏昏欲睡地躺在上麵。

曹璋額頭已經沁出精密的汗來。

內裡各甬道上幾十個雜役寺人、宮女拿著掃帚打掃著,他們見到司禮監的抬輿過來,立即跪了下來,緊接著遠遠近近正在當差的統統寺人和宮女都跪了下來。

沈越弓著腰,恭恭敬敬地退出房間。

現在真是多事之秋。

石安冇有接,盯著前麵的大門問:“昨夜去了坤寧宮?”

“官位不是爬得快就能坐得穩的,那官位越高,盯得的人就越多,隻要躲在最高官位的影子上麵,纔是最安然的。”

“寄父!”

“三個時候?這不像是他的行事氣勢啊!”

聽到石安的教誨,曹璋感遭到振聾發聵。

曹璋從坤寧宮出來後,就徑直地朝著司禮監的值房走去,明天是石安當值,他得去照顧。還冇有走到值房的台階,曹璋站住了,前麵的楊立也跟著站住了。

沈越低著頭,恭恭敬敬地將他監督的環境照實稟報給陳元,“曹璋子時初刻進的坤寧宮,直到卯時初刻纔出來,他進入坤寧宮足足有三個時候,動靜已經傳給老祖宗了。”

曹璋懵了一下,然後低了頭。

本來他已經做好將董閣老隱去的設法,冇想到被石安預感到了,看來兩世為人的經曆,在麵對前人的儲存聰明,也顯得有些微不敷道。

抬輿上的石安望著甬道的絕頂:“仲玉(曹璋的字),本日聖上會問考場舞弊的案子,此案北鎮撫司是主審,我們司禮監和都察院是陪審,聖上如果問起來,你曉得改如何答覆嗎?”

而在這個節骨眼上,曹璋竟然敢孤身入坤寧宮?

“起來吧!”

麵對石安,他更加的恭敬起來。

但這話不能說,他對著石安磕到道:“寄父教誨得對,孩兒刻骨不忘!”

“待會兒你跟著進乾清宮。”石安這話的口氣不容置疑。

石安持續道:“我再教你兩句,你記著。”

已經四十九歲的石安麵龐看起來並不衰老,昨夜能夠是熬得了,眼睛帶著血絲,聲音沙啞著。

曹璋跪著了身子,態度端著的望著石安,聆聽他的教誨。

“寄父教誨,孩兒銘記於心。”

“寄父!”

石安說:“一句外庭大臣的話,‘仕進要三思’!甚麼叫‘三思’?就是思危、思退、思變,在皇宮當中最笨拙的設法就是迎難而上,因為森嚴的皇宮不給你重新再來的機遇。”

比來這段時候能夠說風波不竭,先是科測驗題泄漏導致科考臨時停息三司會同查案,又是戶部虧空三百萬兩銀子,緊接著是大將軍嶽山棋班師返來,人未至,軍功表已經送達,較著是要逼著天子遵循他的軍功表封賞,太康也是以憤怒不已。

他能夠從後代魂穿到這個寺人身上,還要感激當年原主的莽撞獲咎人被打死,他纔有機遇魂穿。重活以後融會原主的影象,他深感皇宮的凶惡,今後他纔有了謹小慎微的名聲。

石安喝了口茶,隨便的吃了些東西,便在曹璋、楊立的簇擁下出了門,扶著石安上了抬輿,跟著抬輿抬起,曹璋在左,楊立在右,朝著往乾清宮的甬道走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