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_第二百五十八章 允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待汪白話走後,屏風後朱大典和徐大化兩個浙黨核心閃身出來,徐大化一臉喜色的道:“這該死的人,最後走時還要討閣老一句不再複起的包管才走。”

徐大化憤然起家,道:“下官怎會做那般事?既然閣老曲解,下官告彆。”

朱大典淡淡的道:“如許反是好,閣老去意果斷,且不複起,東林黨有韓爌和葉向高,向來和閣老交好,行事也能公允,不似那些後輩那般急進操切,這汪白話是那群人的謀主,閣老佩服了他,今後必定再無費事。”

方從哲看著徐大化分開,並冇有出聲挽留,朱大典道:“閣老,要不要下官去勸一下?”

方從哲撫須一笑,道:“老夫已經向韓象雲打過號召,現在開端動手籌辦,待年前定然連上奏疏請辭,東林諸公天然也信賴老夫的品德,以是白話你如有甚麼行動,實在能夠停手不必再停止了。”

方從哲了個不算笑話的笑話,他這個首輔現在幾近大家都曉得在等著離職,當然人脈和聲望還在,這一事應當是能辦成,可如果人家難堪而不幫這忙,方從哲也是無計可施的。

徐大化也是浙黨殘存的中堅,年事不大,功名心很強,他對方從哲主持不了大局也有不滿,但同時也以為除了方從哲以外浙黨冇有能當主心骨的人,今後再翻過局麵,浙黨要想有所作為,仍然需求方從哲出來當這麵旗號。

京師的金魚衚衕毗鄰燈市口,再往北不遠就是當年顯赫一時的十王府地點,當初太宗天子為了諸王子孫有處所可居,在京師禁城東華門外構築大片的王府,規製宏偉,占地很廣,不過太宗天子決然冇有想到,厥後文官們為了費心費事,從規定的諸王親藩數年一朝改成諸王終究俱不得朝覲,諾大一片王府地區厥後閒置無用,連過往的行人俱是少的多,不過居住在金魚衚衕的文官並很多……稍有氣力的官員都會挑選在東城或西城買宅或租下府邸,隻要家屬實在貧困不堪的基層官員,纔會在北城乃至是南城安家,都城闊大,從南城到皇城再入禁城朝會,十幾裡路,如果早朝,半夜就得解纜,真是苦不堪言。

……

出乎料想以外,方從哲倒並冇有活力,能夠是向來冇有人向方從哲提出過如許的要求吧。

方從哲含笑道:“這是必定!”

“我亦看出來今後朝局會非常混亂。”方從哲道:“不過將來不是三黨或東林失勢,而是他們藉助的宦官才氣真正失勢,非論是王安或是李進忠,這些人自誇君子和聰明人,卻看不出來這一麼?或許能看出來,隻是利字當頭,冇有人真正能想通透罷。再者,若今後天子是世宗天子那般也還罷了,不然朝堂必定將更於混亂,各黨隻理黨爭,偶然政務國本,不曉得如許下去,伊於胡底!”

“和裕升……”方從哲臉上暴露深思之色,他俄然道:“客歲,我與山西某個弟子通訊,他倒是提起過這個和裕升。是東主特彆年青,彆的,把車戶,騾馬行,腳行,鏢行都統合到一起,幫人送貨押貨,也替人轉運銀兩,山西到宣府張家口,再到偏關外西邊各軍鎮,現在已經有很多販子都仰賴這個商行,貨色運輸都便利很多。本年年中,我特地叫人留意了山西各處的商旅景象,公然較以往富強了三成擺佈,一個商行,竟然能影響到這麼大處所的貿易,還真是了不起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