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_第三十七章 銀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常氏在老店轉了一圈,這裡和之前差未幾,隻是糧食堆積如山,周逢吉和幾個管庫的看著腳伕們將糧食搬運入庫。

這個時候,剪羊毛要剪刀,要小刀,要鐵鍋,要鐵釘,要各種布匹,轉場耗損大,是以雜貨緊缺。

看了一會後,老周又親身陪著常氏到帳局去,這裡是新買的大院,和騾馬行毗鄰,有鏢師保護,房屋全數改建過,由本來的磚木異化佈局推倒了重修,改成全數豐富的青磚砌成,也不留窗,隻要一個門洞,掛的鎖就有好幾把,開庫時要管庫的和周逢吉加李玉景等人一起開,然跋文下平常帳和出庫入庫帳,張瀚每晚都會看,這銀庫這般鬆散,若不是常氏來了,等閒人來了底子不會翻開。

張瀚點頭,笑道:“三櫃和老蔡做的很好。”

賴參將和銀錠當然都曉得弊端出在哪兒,大師心知肚明,隻是不說罷了。

之前張耘太爺用三十年的時候賺了四萬兩身家,現在張瀚一個月就能賺到這個數了。

騾馬店這裡常川的賣力人已經是老蔡,聽到梁宏的話老蔡上來彌補道:“每次用車兩百輛,每輛載二十石不到,分五次運光。這個月守口是吳守備,另有兩個千總和五個把總,十幾個隊官,均已包辦理好了。”

此時閒雜人等都隔的很遠,財帛動聽心,那些鏢師的品德是必定不能信賴,以是每次開庫時候都很短,挑一些老成渾厚的腳伕在這裡搬運,鏢師隻能遠遠看著,不能近前。

和裕升的名頭已經打響,有各方麵的乾係,薄弱的騾馬行範圍,各地都有的分店,帳局生領悟越來越火爆,而對有一些怯懦謹慎的客人來講,揭示一下小山般的百兩大小的銀錠,實在也是必須之舉。

對如許的建議張瀚天然不會采取,他要打通的是將來的私運商道,麵前這一點利潤實在不算甚麼。

常氏眼中,已經是一片銀光燦然,這位中年婦人,俄然感遭到一陣頭暈。

“少東主,這是本日要運走的糧食,這個月仍然是兩萬石。”

“這是五十兩一錠,在北街西頭阿誰陳家的傾銷店換的,碎銀散錢都換成了大錠銀子,娘過目以後,存到我們帳局的銀庫裡頭。”

草原上草也長高了,很多牧民忙著轉場,並且牧群垂垂肥壯,蒙前人喝點馬奶、子嚼幾口乾乳酪就能頂一天,乃至頂兩三天,再嚼點風乾牛肉,隔一陣殺隻羊弄隻大鍋煮了,夠百口人打幾天牙祭了,是以銀錠那邊的進貨量也是少了,對雜貨的要求反是高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