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29_第二百六十八章:一力承擔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李二牛躊躇了一陣,取出隨身照顧的文冊,張口道:“我蔚州民戶初運戶部夏糧三百二十石六鬥二升,每石征銀八錢,計二百九十七兩八錢,此為夏稅。”

州城處於風雨飄搖當中,誰也不曉得本身一年來辛苦積累的這點賦稅還能不能保住,莫非本身仍要將這些辛苦所得儘數交出嗎?

蕭亦一向在想事情,聽到李二牛的聲音,哦了一聲,指著一旁的座椅道:“李老哥來了,快座。”

李二牛算完,本身都吃了一驚,蔚州要交納的夏稅與秋糧本來未幾,仰仗前次的緝獲完整能夠對付疇昔,但每畝田增賦三厘。

“這…”

“至於秋糧,總運一千一百一十二石六升,每石征銀八錢,總計八百九十六兩五錢,又有布匹、桑絹,計征銀二十三兩七錢。”

王湛不敢信賴本身的耳朵,他顫聲問:“你冇算錯?真有兩千多兩?”

他們在家中抱在一起,緊閉房門,不肯聞聲本身驚駭聽到的聲音。

李二牛見蕭亦主張已定,隻好接令而去,但心中焦炙不安。

他喃喃道:“真是奇了,奇了怪了。”

王湛吃緊上前幾步,扣問道:“銀子拿來多少?”

“草民們感謝大人的恩典了!”

蕭亦沉聲道:“年初時,本官曾承諾過百姓,頭年免稅,我蕭亦不是那種言而無信之人。本年州城的夏稅秋糧征銀,你便去庫房取交給令吏周大人,另有幾十兩的俸銀,馬上下發。”

門前保衛的永安軍軍士隻是麵色不改的看著這一幕,心中滿滿的高傲,跟著如許的上官而高傲!

因為這些人的俸銀、糧米都要依托本身才氣獲得,冇想這才一年,衣食父母換人了,統統人都要依托蕭亦才氣獲得俸銀,莫非本身此後便要一向看那武夫的神采?

想到這,王湛方纔的欣喜之情蕩然無存,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啊。

……

但朝廷這一加田賦,恐怕蕭亦要出一次血了,想到這他也是一籌莫展。

王湛睜大眼睛,如何也按捺不住內心的高興。

後李二牛沉吟一會,道:“崇禎三年,我蔚州夏稅秋糧,計銀一千二百一十七兩二錢。”

……

蕭亦道:“做事切不成拖泥帶水,該本年交齊的就必然要本年交齊,你不必管這麼多,隻需帶令吏周大人前去所倉,將稅銀、俸銀一併交全了,也好了了這事。”

若本身將夏稅秋糧儘數交納,過後隻餘兩千多兩,這點銀子底子不敷現在的蔚州一月利用。

聽著李二牛的話,蕭亦隻是在心中暗自策畫,現州城寸銀也隻剩四千六百餘,不過本技藝中有一批古玩書畫,變賣了也能夠獲得大量的金銀,不過這些東西等閒是不能動的,今後會用到這些。

李二牛走入書房,見蕭亦皺著眉頭,也曉得是因為朝廷加田賦的事,本年為初年,依蕭亦的政令,頭年免稅,本應是綽綽不足的。

實在大明眼下各地的年關稅銀結算,冇有幾個處所是完整交齊的,多是一拖再拖,交上來的不敷半數也有很多,如果個例,崇禎倒還會嚴懲。

印象中,蕭亦最後隻是一個小小的屯官,在遼東也隻是個無家可歸的輕賤民夫罷了,但為甚麼有這麼大的手筆,莫非那小小的永安堡,藏著甚麼寶貝不成?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