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30_第二百零九章,士林(5)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是晉江鄭大木,大木乃是虞山先生的弟子,為人最是熱忱,恰是我輩中人。這位……”方以智望著一身儒服的李香君,一時卻不知該如何說,倒是李香君主動一揖道:“江寧府李香,見過侯公子。”

在彆院裡略等了一下,就有人來報,說是歸德侯公子並其他的幾位公子都來了。幾人趕快迎了出去。卻見幾頂小轎已經遠遠的過來了,不一會兒就到了門口。肩輿落了下來,幾位身著儒服的年青公子從肩輿高低來。搶先一人手持一柄湘妃竹的摺扇,俊眼修眉,傲視神飛,卻實在有一番亂世翩翩佳公子的味道。

碧峰山披雪洞是桐城四周的名勝,間隔都會不遠,而風景卻非常不錯,一向以來,也是桐城的文人雅士們喜好去的處所。鄭森和顧絳跟著方以智乘著馬車出了城,冇走多遠就到了一處村落。就見有一群人已經抬著幾個肩輿在路邊等著了。本來這村裡的人,大多都是方以智家裡的耕戶,方家在這村中另有一處小小的彆院。

“朝宗賢弟。”方以智迎上去道。

這實在並不奇特,其實在這類在花叢中打慣了滾的人,見過的美女多了,哪有那麼輕易一見鐘情的?在他看來李香君多數也隻是一件很讓人賞心好看標玩意兒罷了。比擬之下,鄭森是東林魁首錢謙益的弟子,家裡又是有錢有兵。為了這麼一個女子和他反目,實在是並不值得。乃至於,對於他來講,此前和顧絳的爭辯,乃相稱係嚴峻,實在也一定不是獲得名譽的一種體例。因為固然他和方以智都算是“複社四公子”之一,但現在方以智因為上血書為父辨冤,以及學術上的成績而獲得了更大的名譽,而他卻還隻是以文筆和所謂的“操節”著名。但侯方域也曉得,這類名聲和方以智的孝行之名,學問之名一比,都不過是浮名罷了,實在是算不得甚麼。乃至就是年紀比他小很多的鄭森,靠著所謂的“實學”,也被視為是將來的一代學宗。單就這個等候,就不是他侯方域能夠企及的了。

這處彆院方以智也和鄭森提到過。其實在這村莊裡,真真正正的是方家的財產,也就是這個彆院,至於其他的佃農以及他們的地盤,實在都不過是來歸附他家的罷了。

“朝宗,我這裡有幾位朋友,真要向你引見一下。”方以智便拉住了侯方域的手,向他先容起了鄭森等人。

在我大明,士紳乃是特權階層。當初明太祖定鼎的時候,賜與了讀書人一些特權,比如說,如果考上了功名,家中便能夠有多少地盤免除各種捐稅。如果隻是考了個秀才,那所得倒也有限。但是如果能中個舉人乃至中一個進士,那能夠獲得的優惠就非常多了。明朝初年,太祖成祖那會兒,稅負總的來講還算輕,但是到了厥後正稅以外的各種賦各種費卻敏捷的增加了起來,遵循黃宗羲厥後的研討,每一次為了降落百姓賦稅壓力的鼎新的成果都是賦稅程度在短時回落以後,又敏捷的上升到比本來的程度更高的位置上。這也就是後代所謂的黃宗羲定律。鄭森偶然候乃至都會感覺,這的確就像是“任何試圖增加必然範圍內的負熵的做法,都將在更大範圍內導致團體熵值的上升”的這一基於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推導在社會範疇的一個變形了。

“弟等亦常聞先生之名,本日一見,幸何如哉。”鄭森也道。他天然聽出了“珠聯璧合”裡頭的意義,而李香君則微微的低下頭,悄悄的向著鄭森這邊橫移了半步。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