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才子風雲錄_第十二章 沉重的衣缽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他身後一個弟子走過來,把一個包裹遞給何況,笑道:“小師弟,這是恩師特地給你籌辦的。”

周文傑卻道:“何況,我還是躲避一下吧,老夫子太嚴苛,萬一問我兩句,我也答不上來啊。”

來人公然是陳慕沙,隨行的另有兩其中年弟子,也都是成名已久的人物,此時站在教員前麵,仍然如小門生。

“老夫子隻是慣例,王守仁也是理學大宗師,你看人家,仕進學問兩不誤,還能帶兵平叛,被封為建新伯。本朝文人建功立業,他但是第一人。”

“這也太龐大了吧。”何況還是不敢信賴,眼睛望向父親,意示求證。況鐘點點頭。

包裹的底部是一本紙張略微發黃的本子,翻開一看,本來是陳慕沙手抄的陳白沙語錄。

“除了羊毫,彷彿都是古物。”周文傑道。各式文房物件,周家裡也有一些保藏,是以他能看出個大抵。

“王守仁平叛當然神妙無方,可我最喜好你講的,武宗皇上跟王守仁捉迷藏的事,真是好笑極了,那是真的嗎?”

說白了,王守仁平叛勝利是靠他的智謀無雙。寧王是碰到敵手了。不然的話,或許燕王朱棣進京師的故事又要重演了。

“一些筆墨罷了,算不上犒賞,這孩子精於書畫,我就把本身用不著的物件充當見麵禮了,勿嫌禮薄。”

周文傑聽得入了神,嘴張得大大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當然是真的,我是跟你講史乘,不是講評書。”

按說他就該返回京師,或者半途停下,等候王守仁獻俘。但是武宗皇上實在是另類了。

“老夫本日就是想來看看罷了,你們彆拘束。”本日的陳慕沙倒是慈眉善目,藹然若慈悲父老,卸下常日那種莊嚴狀。

“文傑,你明天留下用飯吧,早晨你家人會來接你。”況鐘對周文傑說到,周文傑是家裡常客,況家從不拿周文傑當外人。

“老夫隻是想活動活動,趁便來看看。彆的久聞況神醫於攝生醫道極有見地,也是想請教一番。”陳慕沙輕描淡寫地說道。

況鐘不睬會他們哥倆辯論,對何況道:“老夫子送的東西你且謹慎保藏好,特彆那方硯台不要用,隻是保藏吧,那幅手卷倒是要細心揣摩一番,下次見麵說不定會考你。”

孰料剛好趕上王守仁巡撫贛西,當時勢出不測,大家發急,江南還真有落到寧王手裡的傷害,王守仁隻集結一些戰役力很低的府兵,人數、士氣都居優勢,他卻如陳平普通,七出奇策,弄得寧王暈頭轉向,然後突襲南昌,一舉生俘寧王。此時距寧王造反始一月不足。

何況此時倒是輕鬆了很多,固然家裡連續串的來客人,卻未產生是非。

“文傑,這方麵你如何研討的這麼深?”何況對周文傑倒是刮目相看了。

“這就是出風頭的代價,好好享用吧。”

周文傑持續說道:“大要上都一樣,實際上差異大了。比如平話院門生,既是老夫子的門生,也是練知府的門生。可這類門生和弟子完整不是一回事。比如說練知府,如果他親身主持春季測驗,登科了你,那就不一樣了。”

史乘很刻薄,把王守仁平叛的功勞比作再造大唐的郭子儀。相較之下,王守仁又比郭子儀高超很多。

“陳老夫子這是何必,您但是一派宗師,江南理學大師,若想喚小兒前去教習,隨便讓個門生來傳就是,那裡敢當您親身來一趟。”況鐘明顯感覺有些不成思議。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