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色_第二百六十三章 翡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沈徐氏立即作出一副饒有興趣的模樣,“妾身願洗耳恭聽。”

朝廷使者先談到了安北國的事。客歲八玄月間,有安北國舊臣逃到京師,與胡氏使節對證;到年底,老撾土官獲得了陳氏宗親陳天平,將其護送到京,陳天平痛斥了胡氏罪行。

……不過對於雲南官府來講,安北國的事臨時還不消管。本年開春以後,平緬宣慰司那邊的景況,將會是雲南三司比較正視的事。

這可不是我的氣勢,我不想做那些大要的無勤奮,要乾就乾點實在的事!”

上元節當天,朱高煦送走沐蓁後,又設了一場宴席。正逢佳節,路過雲南的朝廷使者、以及胡廣等人都來赴宴了,他們在酒菜上說到了一些軍國之事。

沈徐氏輕聲問道:“漢王殿下從何得知?”

全部東南半島恐怕都在朱棣的節製詭計以內,並且還想從海上建立更遠的朝貢體係。

沈徐氏看了一眼在門內緩緩走動的段雪恥,說道:“殿下請上坐。”

她頓了頓一副恍然之色,笑道:“敢情漢王殿下也想一睹豔後芳容?”

沈徐氏點頭道:“恰是,安北國的禮節與中原分歧。陳朝時,國王隻娶同姓的陳氏為後。”

沈徐氏聽到這裡,也垂垂更有興趣了,她說道:“聽起來這買賣能夠做哩。”

“嗯……”朱高煦也感覺她的話有一針見血之效。

……沈府前廳的湖邊,陽光亮媚鳥語花香,一派秋色盎然的氣象。

到當時,既有了名頭,又讓很多人都有了好處,乾起事來就便當了。除了進貢宮裡的翡翠,更多的玉石能夠做成金飾,然後售賣到大明各地。此玉目前隻要緬甸纔有,一旦世人愛好上了翡翠,我們就是把持運營,利潤不成勝算!”

朱高煦信口扯談道:“多年前,有個雲南的官員送過我一塊玉石,說是從緬甸得來的希奇石頭。厥後工匠從那塊石頭裡打出了一隻綠色鐲子,便取名翡翠。”

“當然!”朱高煦判定道,“我一個親王能體貼的買賣,能不靠譜麼?彼時沈府找來能工巧匠,再聯絡各地銷路;我便賣力開礦、運送礦石,以及保障玉石買賣不被官府逼迫等事。我們得了利,二府平分好處,何如?”

朱高煦一本端莊地問道:“豔後陳氏被殺了夫君,那現在已被胡氏兼併了?”

沈徐氏掩嘴“嗤”地笑了出來:“妾身隻是道聽途說,不能全當真呢。安北國山高路遠,水陸難行,那些動靜難以辯白真偽。妾身天然也冇傳聞陳氏王後現在那邊。”

朱高煦為莫非:“那裡,我隻是感覺一個婦人竟然能影響到如此大事,非常獵奇,不由想曉得本相罷了。”

朱高煦在椅子上坐下來,當即開口道:“客歲我就說要與沈夫人合作,彼時隻是說說。本年恰好官府要派人去平緬宣慰司,我想在那邊和沈家聯手做一些事,不知沈夫人有冇有興趣?”

我放出話去,要去平緬宣慰司和緬甸等地,為父皇母後搜尋寶貝。各地官員和土司誰敢禁止?彼時漢王府、沈府都派人一起疇昔,到四周搜刮玉石。

因為接著朱高煦又聽到了另一個動靜,京師等地各處船坊正在抓緊製作大海船。由此可見,大明朝廷底子不是實施的罷兵療養國策,安北國之事怎能善罷甘休?”

朱高煦恍然道:“那確切是一種玉,產自緬甸某地。是不是書裡記錄的玉,我就不曉得了。這類玉與和田玉等統統軟玉都不一樣,它質地堅固,晶瑩剔透,色彩素淨。用來做玉手鐲特彆好,我敢包管,立即就能代替易碎的軟玉手鐲。質地上等的翡翠,應比劃一重量的黃金更貴。”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