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色_第三百五十一章 以史為鑒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一開端紀綱看中了這個身材矮小、麪皮白淨的小子,是在翰林院編修王艮家裡。

就在這時,總旗楊勇走出去了。紀綱瞧了一眼,先開口道:“總算另有個記恩的。”

紀綱點頭道:“我說的不是這些事兒。藺相如之前是個在權貴家裡蹭飯吃的窮墨客,吃的是繆賢舍人家的飯,厥後出了個好主張,才得繆賢舍人保舉做了官。

紀綱心道:這些都是俺應得的報酬!俺乾著獲咎人的臟活,如果一點長處都不給俺,你們誰來乾?!何況這統統都是聖上的恩德,聖上也是曉得的。除了天子,誰也不能動俺一個銅板!

他乃至想起了老鄉高賢寧的順耳忠告。高賢寧前後勸過紀綱兩次,大抵意義都差未幾……意義是說紀綱出身太低根底太淺,之前在縣學也不討同窗喜好,冇甚麼真正可靠的黨|羽。如果乾錦衣衛的活,不免獲咎人,將來冇報酬他說話,名聲臭了,就會飛鳥儘良弓藏、兔死狗烹;上|位者趁機發一筆財不說,還得了民氣。

因為聖上要清|算建文奸|黨,又非常寵任紀綱,給了他極大的權力。紀綱抄家之時,冇少公飽私囊;乃至有些嗅到環境不太對的官兒,主動給他送錢送地送女|人。紀綱還賣力給宮中物色秀女,見到本身特彆喜好的,天然就先收了。

“戲文裡學來。”楊勇道。他說罷走進前來,昂首小聲道,“紀大人何不趁早跑掉,去投漢王?”

不然他現在躊躇甚麼呢?

楊勇沉聲道:“紀大人知遇之恩,末將冇齒難忘。”

楊勇一副深思的模樣,冇吭聲。

之前紀綱在山東故鄉時隻算一個殷實小戶人家,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能讀書已經不錯了。但“靖難之役”後,短短五年時候,他已經富得流油。

他轉頭道:“俺幸虧有一件‘寶貝’。俺另有效,太子也用得上俺!”

彼時繆賢舍人犯了大罪,想逃竄燕國,因為燕王曾抓著他的手說想交朋友。但藺相如勸止繆賢舍人:燕王之前對您好,因為您受趙國重用;現在負罪逃竄,燕王還想與您交朋友嗎?燕王把您捉了還給趙王,豈不是更有好處?”

紀綱本身也是讀書人,但最不喜好的也是讀書人,隻要高賢寧他是用心交友的。紀綱回想起來,也感覺高賢寧說的有幾分事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