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色_第四百零六章 好兄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朱高煦點頭道:“很好,是該與顧成較量的時候了!”

不過朱高煦在堂屋裡議事時,李讓想麵見漢王也被侍衛攔住了,要他離五十步外等著。

李讓府上有大量家眷和私養奴婢,漢王能放心住在那邊,算是非常信賴了。何況李讓在本身家就能見到漢王,是個在新上位者跟前說得上話的人;一時候便是三司大員,對李讓也客氣了起來。

瞿能站在原地,說道:“傳聞薛祿逃到重慶府去了。此時四川佈政使司已大半歸降,重慶府隻一衛兵馬。如此風景下,平凡人守不住重慶府,薛祿該會逃竄。王爺雄師至重慶府以後,可走渝播間要道至貴州。

不過現在局麵仍不明朗,我們不能停下來。稍作休整,我便得儘快率軍去貴州。”

品德如何、誠意不誠意,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玩意……但李讓本來就受朝廷思疑、私通漢王,現在又獲得漢王特彆的看重和信賴,李讓還能說得清本身冇有私|通漢王?

剛投降的武將,關頭題目還是忠心!

反而這個李讓,曾做過四川都司的官,參與辦理過全省軍務;因連累建文舊臣的乾係,才降到了衛批示使,經曆非常豐富。

後宅住著李讓的家眷,朱高煦等人住在第一進院子裡,他和部將們都不出來的。中堂變成了朱高煦的中軍大帳,內裡掛著很多輿圖,堆著各種卷宗。

……漢王行宮,設在成都後衛批示使李讓的府邸。這件事,讓很多本地的文武官員羨慕非常。

瞿能道:“末將附議。”在場的幾小我紛繁擁戴。

便與沐晟一樣,人若要為一件事找到來由,那是太輕易不過的事了。

老頭道:“天下事朱家嘞,漢王也姓朱,我看都差求未幾。”

這條驛道開通於元朝,幾經補葺可行萬人。到大明初,朝廷運營貴州,不竭拓寬門路,增設大量驛站堆棧,現在變更雄師已無難處。”

朱高煦立即用力地拍在他的手臂上,往上一提,衝動地說道:“好兄弟!我們一起共襄大業,將來共享繁華。”

李讓持續說道:“現在王爺如此信賴,末將是惴惴不安,受之有愧啊。”

朱高煦頓了頓見冇人吭聲,便一拍大腿,乾脆利索地說道:“以西平侯坐鎮成都、韋都督為副,派兵去廣元府,扼守劍南關;若能設法威脅利誘漢中地區投向四川,那便再好不過了。然後節製龍泉山以西軍政。

沐晟道:“末將多謝王爺信賴。請辭職。”

朱高煦讓沐晟坐鎮成都,隻因沐晟的職位和名譽夠高,但朱高煦很思疑沐晟的作戰才氣;韋達和留在雲南的王斌之輩,雖是嫡派,忠心可嘉,但出身太低、操|控大局上尚完善火候。

諸將遂執禮辭職,獨沐晟留了下來。

本王則草率雄師南下貴州,劉都督(劉瑛)為副。”

朱高煦聽罷撥出一口氣,說道:“現在我們在四川的兵力達到二十萬步騎,算來還不止。大抵有三萬多衛所正軍和蜀王府保護軍,於大戰以後逃散到了各地;隻消以軍餉封田為前提、再威|懾以軍法,假以光陰還能增兵兩三萬人!

朱高煦指著書案前麵的粗糙廣大的輿圖,用無庸置疑地口氣道:“貴州雖瘠薄,但在西南的計謀位置非常首要。若不能攻陷貴州,雲川二省被威脅側翼,守住了雲南也冇多大用。即便盛庸安然寡不敵眾,不能守住雲南,也另有退路、走零關道來四川;我們用雲南換貴州也是值得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