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色_第四百五十二章 湖廣方略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朱高煦徑直說道:“請李先生先說方略。”

而北路軍佯動進軍常德府,也有能夠被朝廷看破。如果湖廣救兵先堆積了主力南下,北路軍兵力薄弱,隻好先向南避退,向桂林府中路南路兩軍挨近。

李先生開口不緊不慢地論述道:“西南各次大戰以後,漢王府實際占有雲、貴、川三地。收支西南的門路稀有,且無不崎嶇盤曲,敵軍打擊困難;我們不必過分度兵,有便於戍守要地之利。幾經大勝、厚賞將士,討伐軍官兵又有士氣之盛。

蒲月下旬,李先生和盛庸安然三人,共同寫好了一份方略。朱高煦大抵看了一下,感覺很有事理,便立即調集親信文武數人商討。

雲南夏季草木富強,最特彆的處所是蟲子和鳥雀很多。白日有各種鳥兒爭相鳴叫,早晨蟲子又會出來湊熱烈,乃至在漢王府裡也時不時能聽到蛙鳴。

到當時,討伐軍主力占有廣西北部、湖廣湘江以西地盤,可增設湘西佈政使司,以管理湖廣湘江以西之地;仍以桂林三司統領廣西北部諸州府。敵軍湖廣軍主力前來,王爺便可率軍與敵合戰!隻要勝一場大戰,可奪敵軍之氣,山川隔絕再不能擋王爺鋒芒矣!”

李先生應當也看出來了,朱高煦想儘快獲得本色的停頓,以是首呈湖廣方略。如何決策,最後也是朱高煦說了算。

“免了。”朱高煦隨便地雙手抱拳道,他看了一眼書房中間的大書案,上麵已經擺好了幾張大輿圖,便說道:“在桌子中間找凳子坐,我們坐近一些,說話聽得清,輿圖也輕易瞧見。”

唯有太陽下山、到夜幕來臨這長久的時候裡,鳥叫蟲鳴非常奇異地一齊禁聲了,六合間安寧非常。

李先生拜道:“王爺明鑒。下官所慮者海軍,故冇法製定循江而下的方略,亦以為首攻常德實非上策。而湖廣方略逼敵軍合戰,較為冒險。

今偽帝兵馬甚眾,人數仍遠勝於我。遵循守禦府北司等細作連續報來的動靜,下官以為,敵軍在湖廣擺設了京營、各地衛所軍,或有四十到五十萬人之間;廣西有張輔部十餘萬人;京師估計另有二十餘萬至三十萬精兵。

大江(長江)、洞庭湖、鄱陽湖、湘江、贛江等水域皆控於敵手。

李先生接著又道,“軍費之事,下官建言,準予商賈新開金、銀、銅、鉛等礦,以增錢入;向蜀王府開字據告貸;銀、錢不敷之時,以糧食、布匹、鹽等物,充部分軍餉之費。待王爺占有廣西北部、湖廣西部州府,又可取府庫之資,收各地之稅。如此一來,在湖泛博戰之前,軍費或可保持。”

難怪自古鮮有從西南一隅介入天下的權勢,實在不好出去。很多人無計可施,乾脆偏安輕易,待到局勢必定之時,便隻要坐以待斃了。以是必必要在山外找到安身之地!當年劉皇叔丟告終拜兄弟,也非要和盟友撕破臉爭荊州,蓋因如此。

若繞行進軍長沙府、潭州府,則火線是水寬一裡以上的湘江,江麵皆控於敵軍海軍之手;火線吳高軍威脅入湖廣道,堵截糧道退路。我師不管渡江與否,皆進退兩難。”

朱高煦毫不躊躇地點頭道:“政事就如許辦!叫各佈政使司、都司照此發政令邸報。”

比如采納分兵東進的戰略,應當是考慮到門路和補給的實際題目,一條路上的人越少,行軍運糧都能少出題目。從貴州東出,有雪嶺山脈、大大小小的重山隔絕,並不好走。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