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地師_104 奇技淫巧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蘇昊道:“可不是嗎,可現在有個停滯,就是江西都司訂的這批望遠鏡。郝彤冇有向張都司說清楚,張都司是按一部望遠鏡100兩的代價訂的貨。如果我們賣的琉璃器件太便宜了,張都司那邊,怕是會惱火我們欺瞞他的。”

“郝伯父聖明!”蘇昊由衷地讚道,“郝伯父,我聽夷人說,他們那邊確切有在琉璃上襯一層反光的東西,然後用來作鏡子的,比我們平常用的銅鏡清楚數倍不止。”

二人正聊得高興,院子裡傳來了郝青的大喊聲。蘇昊起家欲出去看,被郝以宗一把拉住了。鋼水從坩鍋裡倒出來的時候,熱氣是最大的,冇熬煉過的人,等閒可接受不住。

這個坩鍋是郝青按照蘇昊的建議專門製作的,鍋體兩側有兩個凸起的軸,支在支架上。待到鋼水煉好以後,隻要鞭策一根連桿,便能夠讓坩鍋順著軸扭轉過來,倒出坩鍋裡的鋼水。

“以是,我們現在先不焦急把這些琉璃賣出去吧。”蘇昊說道,“如何也得等把這望遠鏡的錢掙得差未幾了再說。”

“不錯,的確是塊好鋼。”郝以宗一邊敲打著,一邊讚道。作為一名老匠人,他能夠從敲打的過程中感遭到鋼材的塑性,進而猜測出鋼坯完整冷卻後會是甚麼樣的機能。

過了一會,郝青出去了,對郝以宗和蘇昊說道:“爹,蘇百戶,鋼煉好了,你們要去看看嗎?”

“哦?果有此法?”郝以宗來了精力,他問道:“這夷人是在上麵襯何物呢?”

郝青曉得蘇昊脾氣謹慎,不喜好把話說滿,普通來講,蘇昊說臨時一試的事情,就是有比較大的掌控了。想到此,郝青喊來小五子,讓他取來焦炭,重新升火鍊鋼。那些煉廢的鋼材又被扔進了坩鍋裡,隨後又加上了幾塊錳礦石。按照郝以宗傳授的經曆,坩鍋裡還放入了一些柴炭粉,這是中國當代工匠在鍊鋼裡用於滲碳的體例,蘇昊也不曉得對不對,歸正都是嘗試,失利了汲取經驗再來就是了。

郝以宗笑道:“賢侄,你不是做技術的人,天然不知此事。前人曾雲:水銀,能消化金銀使成泥,人以鍍物是也。我們匠人要在器物上鍍金銀,都是用水銀為媒的。”

郝青撓撓頭皮,道:“這倒奇了,放半成礦石煉出來的鋼不成,放到一成半就成了,這是何事理?”

郝以宗道:“我也想過用錫鉑。我在工部的時候,曾學過做錫鉑之法,能夠把錫鉑做得薄如蟬翼,但是難處在於,如何能夠把這錫鉑貼到琉璃上呢?”

小五子拉颳風箱,爐火熊熊燃燒起來,坩鍋裡的礦石、廢鋼等逐步熔化。郝青戴著一副用深色玻璃製成的護目鏡,盯著坩鍋裡的鋼水,不時用長柄的勺子撇去一些浮在麵上的礦渣。

“本來如此,確是小侄無知了。”蘇昊恍然大悟,同時悄悄地自責,水銀能夠溶解很多種金屬,構成所謂“汞齊”,這是知識了,本身竟然還要一個前人來提示這一點。

郝以宗點頭表示同意蘇昊的定見,隨後,他又指了指手上的那塊玻璃,說道:“賢侄,你來看,這琉璃光可鑒人,我揣摩著,是不是能夠在這琉璃的一麵上襯點甚麼東西,是不是便能夠當鏡子用了?”

“郝伯父,你曉得如何做了?”蘇昊迷惑道,他能想到水銀,是因為疇昔曾經傳聞過這類體例,但詳細如何把水銀鍍到玻璃上,他倒是不曉得的。但是看郝以宗這個模樣,彷彿是已經想明白全部工藝過程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