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地師_113 貧窮的富源村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郝彤道:“這算甚麼,如果再往山裡走,比這更窮的村莊另有呢。如果到雲南邊疆去,那邊的邊民之苦,尤甚於此處。若遣你為雲南守將,你有多少銀子也不敷往裡貼的。”

“這山裡人家竟然貧苦如此。”蘇昊感慨道,“好吧,統統這些村民,我們都雇下了。彆的,還要請裡長給安排幾位手腳勤奮點的大嫂,幫我們的人做做飯、洗洗衣裳,這工食銀嘛……就減半,算一天20文,如何?”

蘇昊指了指一個老頭,說道:“這位老丈,怕是有七十歲了吧?”

“貧苦地區出強兵,這倒是一個成心機的事情。”蘇昊說道。RS

“這當然是好!”易時中大喜,趕緊又樂滋滋地跑回村裡公佈告去了。

初到村裡的時候,蘇昊曾經進到一戶農家去看了一眼,以他的估計,這戶人家百口的財產加到一塊,也值不了一兩銀子。用飯用的是缺了口的陶碗,床上是補丁摞補丁的薄被,屋子則是不知哪個年代留下來的,陳舊不堪,連平原地區的豬舍都有所不如。

如許逛逛路就能夠掙到錢的事情,如何就落到我們富源村頭上了呢?這必然是諶母娘娘看我等餬口太苦,以是顯靈給我們派來了朱紫吧。

“你說的是現在?”蘇昊不確信地問道。

對於勘輿營的到來,村民們開初隻是抱著看熱烈的心機,但很快他們就發明,這支步隊竟然是來給本身謀福利的。因為在勘輿營紮下營盤以後不久,蘇昊就通過易時中向全村收回了佈告:

小孩扭頭看到一個勘輿營兵士手裡的飯碗,便說道:“我平常在家,隻吃如許的碗一碗飯。”

那小孩也學著易喜孫的模樣,脖子一梗,答道:“百戶老爺,我能走路著呢,隻要讓我吃飽,我走多遠的路都冇乾係。”

“倒是這個事理。”蘇昊道,“那你們在那邊駐紮,也吃了很多苦頭了吧?”

“吃得倒不算多。”蘇昊放心了。

40文錢可不是一個小數量啊,定時下的銀價來算,一兩銀子約莫折800文錢,能夠買到2石白米。40文就相稱於1鬥米,如果省著點,夠一家人吃上七八天了。如許好的差事,上哪找去?

“五碗……”蘇昊無語了,如許大的碗,他也就能吃兩碗飯罷了,這麼點大一個小孩,竟然放言說能夠吃五碗,這都是甚麼人啊。

至於領導這個詞,大師一開端不明白,還覺得是甚麼龐大工種,待到易時中向大師解釋以後,大師才恍然大悟,不就是一個帶路的嗎?這四周的山山川水,大師都熟諳得很,給軍爺們帶帶路有甚麼難的,就算還要幫他們背點東西,對於山裡人來講,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郝彤走到蘇昊的身邊,問道:“蘇百戶,莫不是這些村民太窮,讓你起了憐憫之心?我們營中何時請過雜役了,做飯洗衣這些事情,不都是士卒們本身做的嗎?”

“呃……好吧。”蘇昊細心地看了看易喜孫,看到他隻穿戴一件單衣,身子骨看起來比本身還要結實,說話也是中氣實足,看來真是能翻山越嶺。他撇下易喜孫,又指了指一個看起來不過十歲高低的小男孩,對易時中說道:“這位小兄弟是不是年齡稍小了一點,當領導恐怕有點困難吧?”

蘇昊帶著士卒們進村的時候,全村的村民都出來圍觀。據裡長易時中先容,這是本村有史以來最熱烈的一天,因為竟然有多達一百多人的一支步隊到來。易時中還高傲地回想起了他爺爺的爺爺的爺爺傳下來的一個故事,說當年太祖爺與陳友諒大戰鄱陽湖的時候,曾經兵敗而逃,路過此處,還與一個本村女子有過一番露水私交。不過,易時中也承認,即便是那一次,太祖爺帶的兵也不過就是幾十人,冇有蘇百戶的步隊如許威風。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