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地師_263 侍讀學士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聖上,臣覺得不當。”

“如許吧,授蘇昊一個翰林院侍讀學士的頭銜,為從五品,與知州品級相稱,他要下到州縣去辦甚麼事情,也就不消擔憂知州與他難堪了。”申時行點頭道。

“但是……”王錫爵公然冇有讓萬曆絕望,他說道,“汝寧之事,千頭萬緒,牽涉到的乾係浩繁。以一六品官員前去巡查,隻怕是不能服眾啊。”

這話一說出來,鄔伯行有些啞了。他保舉蘇昊去汝寧府,本來就存著給蘇昊挖個坑的目標。汝寧府的知府是正四品官,上麵2個州的知州也都是從五品,品級比蘇昊要高,蘇昊固然代表朝廷,但也無法人微言輕,就算有甚麼本領也難以發揮。王錫爵一語道破天機,就讓鄔伯行難以辯駁了。

傳聞蘇昊要奉旨前去汝寧,韓文既喜又憂。他比蘇昊更體味朝廷上那點事,曉得派蘇昊去汝寧是有人給蘇昊上眼藥的成果,以是有幾分擔憂。他高興的處所,在於蘇昊的品級又漲了半級,彆的,有在翰林院任職的經曆,對於蘇昊將來的宦途生長也是非常無益的。

“嗯,你說下去。”萬曆說道,他當然曉得王錫爵這番話僅僅是一個鋪墊罷了,更首要的是前麵的“但是”。

萬曆道:“我隻是擔憂,光給他一個從五品的銜,他還是舉步維艱。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他年紀尚輕,根底又淺,再冇有一個能夠震懾人的頭銜,如何能夠成事?”

王錫爵道:“有兩個彆例。其一,派一員品級較高的官員作為主官,以蘇昊為輔官,前去汝寧。其二嘛……”

首輔申時行接過話頭,說道:“符馭說的這第一個彆例,申某感覺行不通。剛纔鄔侍郎之意,在於曆練新人,如果另派主官,如何能夠起到曆練的感化呢?再說,時下朝廷的事情也多得很,很多官員乞假未歸,朝中人手正缺,那裡還派得出甚麼高品級的官員去汝寧辦事?汝寧的事情,畢竟還算不上是甚麼大不了的事情嘛。”

都察院裡的官職設置,也的確是有題目,經曆是六品,再上一級就是僉都禦史,倒是四品。蘇昊以一個六品的官銜去汝寧府辦差,確切有點顯得官小了。但要說一步就汲引到四品,又太誇大了。即便是萬曆和王錫爵,也不敢提如許的建議。

至於蘇昊在汝寧的差事能夠辦成甚麼模樣,韓文反而不太擔憂。他信賴,以蘇昊的才氣,在汝寧絕對不會一事無成。汝寧本來就是一個爛攤子,隻要你多少有點政績,就能夠算是完成任務了。這不但僅是韓文的設法,萬曆和王錫爵也是如許想的。

“既是如此,那就隻好采取臣的第二個彆例了。”王錫爵說道,他實在也曉得前一個彆例就是用來堵大師的嘴的,他真正想說的,是第二個彆例:“為了包管巡查汝寧的事情有所效果,必須擢升蘇昊的官職。”

要提及來,明朝的宦海還真是挺自在的,誰感覺乾活累了,就跟朝廷告個假,說本身有病啊,或者家裡有甚麼大姑大姨有病啊,然後便能夠歇了,這叫作“乞假歸裡”。至於假期多長,那美滿是本身說了算的,想呆到甚麼時候就呆到甚麼時候。偶然候天子急眼了,派人跑到官員故鄉去催人上班,人家回封信,說又有甚麼事,臨時不能歸去,一來二去,又能拖上一年半載。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