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地師_313 統計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是崇王!”劉其昌大聲地應道。(未完待續。。)RT

“下官……冤枉啊!”劉其昌也顧不得斯文了,撲通一聲當場跪下,聲淚俱下地說道:“下官也是不得己而為之。剝削賑災糧,主如果想讓那些農家誌願把手上的地步交出來,而那些地步,並非下官本身要占,實在是另有彆人啊。”

“這是必定的。”劉其昌插話道,“各家各戶人丁不一樣多,受災的環境也不一樣,領的糧食有多有少,並不奇特。”

“嗯嗯,劉知府如此通情達理,實在令長輩欽慕。”蘇昊帶著幾分諷刺說道,既然劉其昌自稱老夫,他也就乾脆以長輩自居了。他轉過身來。對王錫爵說道:“王閣老,下官要求閣老答應下官的簿記和汝寧科學院的吳之誠先生參加陳述。”

劉其昌貪汙賑災糧,詳細的數量有多少,從帳本上是很難查出來的。但賑災糧終究是要發放到農夫手裡去的,如果能夠把農夫領到的賑災糧計算清楚,那麼反過來便能夠推出劉其昌貪汙的數量了。

劉其昌是個行事謹慎的人,他要剝削賑災糧食,天然會把各種手腳都做得天衣無縫,他宣稱能夠把分發糧食的簿子收上來給王錫爵驗看,恰是因為他堅信從這些簿子裡看不出甚麼馬腳。

“老夫倒是有幾分信賴吳先生算的成果。”王錫爵道,“剛纔聽吳先生說全部汝寧府發放的賑災糧實際隻要一萬九千擔到兩萬三千擔,老夫俄然想起來了,改之他們查到了富山糧行的冊子上,確有一筆七萬八千擔糧食的賬目,來源不明。劉知府,要不要把富山糧行的掌櫃傳來問一問,他那七萬八千擔糧食,是從何而來?”

“謝大人。”程儀向王家屏施了個禮,然後說道:“前些時,為徹查汝寧豪強侵犯鄉村地盤一事,蘇學士派出勘輿營官兵前去各州縣村落,訪問鄉農。在問及兩年前朝廷賑災一事時,很多鄉農都說當時他們確是領到了賑災糧。”

“劉知府,吳先生說的可失實否?”王錫爵風輕雲淡地對劉其昌問道。

“你說另有彆人,是甚麼人!”王錫爵肝火沖沖地問道。

事到現在,劉其昌曉得紙是包不住火的。暴虐的蘇昊把劉其昌貪汙糧食的數量都算出來了,王錫爵如果想要進一步查下去,劉其昌底子就不成能瞞得住。他隻好使出了最後的一招,那就是扯皋比來做大旗了。

“這個……恕下官不敢苟同。”劉其昌道,“吳先生的學問想必是極其賅博的,但這甚麼抽樣……下官不知是何聖賢所創。”

“程女人,你說吧。”王家屏麵帶笑容地說道。

汝寧府有幾十萬戶農家,要想一家一家地扣問他們當年領到多少糧食,從時候和本錢上都不答應。但如許的事情是難不住蘇昊的,他直接設想了一個抽樣計劃,在各州縣按幾個層次停止抽選,終究獲得了一千多戶農夫的模樣。基於這些樣本推算總和的過程,他直接交給了吳之誠去做,吳老夫子對如許的事情充滿著興趣。

作為一名地質專家,蘇昊對於抽樣調查是非常精通的,當然,宿世的他所做的抽樣都是針對地質征象的。還是早在豐城的時候,為了擺脫吳之誠的膠葛,蘇昊就給吳之誠編過幾本數學小冊子,此中也包含了簡樸概率論的內容。吳之誠不愧是一個大儒,他吃透了蘇昊編的這幾本書,並且舉一反三,把抽樣調查的技術也把握了個**不離十。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