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督師_第184章 白忙活了(二更啦)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但皇上的話你聽著如何彆扭也恰當作好話聽,是以呂漢強就連連稱皇上聖瞭然。

看著麵前的賬目,崇禎至心的歡暢了“呂伴讀的體例就是好,我不過是收回了三十個名譽千戶,多少名譽百戶,不但不給他們半點銀子俸祿,反倒是收成了龐大的戴德,還在短短的七天,就完成了五十萬銀子的捐獻,如許的事情劃算啊。”

崇禎一笑:“這不方纔收了施助銀子五十萬嗎?就調用下吧。”

更加荒唐的是如許的軌製清當局竟然還大加鼓勵,而如許捐來的官上任後都大肆斂財。清人歐陽昱《見聞瑣錄》說捐官者到任後“如委群羊於餓虎之口,雖有強弓毒矢在厥後,亦必吞噬無所顧。”弄得老百姓叫苦不迭,為了撈回捐官時花的大筆銀子,他們肆意加派糧餉。但統治者們卻底子不管老百姓的死活,隻是用捐官軌製得來的銀子去尋求他們驕奢淫逸的腐敗餬口。另有的大販子銀子多,竟為繈褓中乳臭未乾的小兒捐官,妄圖能世代為官,真乃貽笑風雅。

崇禎無所謂的道:“先外後內。”然後灑然一笑:“我想呂愛卿有內帑十萬銀子,以他的手腕,是能夠完成這簡樸的不能再簡樸的施助任務的。”

清朝的宦海被這類軌製攪得烏煙瘴氣,不學無術者大行其道,濫竽充數者比比皆是。如許的畸形軌製必定會產生一個畸形的宦海,讓那些用銀子說話的人過足了官癮。而藏匿了多量有真才實學的讀書人,他們白費了十年寒窗苦,這大抵是那些墨客們最大的哀思。

呂漢強就掐指一算,“萬歲,臣以為現在不是出發施助的時候,因為商行那邊,另有千頭萬緒的事情要臣親身去辦,隻能是將商行完整的歸入正規以後,臣才氣放心出行,要不我這裡一走,商行呈現甚麼亂子,說不定就垮掉了,那我們就得不償失了。”

但同時規定,名額有限,將考慮在京官員的痛苦,決定隻對京官實施,不對外實施,並且明白規定,籌集五十萬銀子就結束這類恩賞。

呂漢強方纔走,崇禎就哀歎著將奏摺放到了書案之上,指著奏摺對王承恩抱怨道:“袁督師又上摺子請調銀子,要從修邊外二十堡壘,言對建奴暫開緩緩推動,這一年不到,都要了五百多萬銀子了,這還冇往北挪動一步,坐擁三十萬關寧鐵騎,卻冇對建奴策動一次打擊,這五年複遼,如何就冇一點行動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