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是個好的銷量方向,我們新區人丁多多,單單是食鹽一項就是個大的題目,平陸官鹽質量差不說,還數量少代價高的離譜,這讓我們花了很多冤大頭錢,如果真的如老主簿說的那樣,我們乾脆就用蜂窩煤換食鹽,如許一舉兩便。”子涵這個後勤總管每天都在為柴米油鹽憂愁,一聽能不再和那些黑心手貪的鹽商打交道,那是再歡暢不過了。
呂煥之這時候憂心忡忡的道:“是啊,隻要煤礦開采供不該求,就要再次招募大量的人手,這很關頭啊。”
“我們這縣裡不是有鐵礦嗎?我還要辦個鐵礦,那纔是大量用人的處所。”
十萬銀子,看著很多,就這麼一大攤子分攤下去,也讓呂漢強捉襟見肘,要不是子涵精打細算,而本身帶來的人馬的軍餉開支還在都城由家裡支應,現在呂漢強就該為銀子憂愁了。
大師就捂著茶碗一起大笑,不捂著不可啊,你那裡曉得甚麼時候掉茶碗裡一條蟲子?那這可貴的茶水就不能再喝了。
小紅馬吃的正歡,一個響鼻就算是對呂漢強的鄙棄。
呂煥之就似懂非懂的承諾了下來。
而這東西在一個好處,就是能在本地地區快速的回籠資金,也能減緩呂漢強的現金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