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官_第二百七十七章 我再想想法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一個巴掌拍不響,婚事是兩邊的事情,本來就隻是處在開端打仗階段。方家承諾也好,不承諾也好,都實屬普通,李東陽都有充足的心機籌辦。

直到出了李家大門,方應物仍百思不得其解,莫非是明天表示的過分火,反而激起了李東陽的愛才之心?若這件事還持續扯皮下去,他夾在中間就非常難做了。

方應物悄悄鬆了一口氣,明天來見李東陽,實在就等得這句話,如此事情告終,今後用心等著劉棉花動靜就是。

方應物作為方清之的兒子來見他李東陽,隻以長輩身份便可。但是李東陽感到,方應物對待本身,的確就像是當作了朝廷大人物一樣對待。

李東陽略微感到驚奇,他驚奇的不是方家拒親,而是方應物的態度。

方應物當然不想呈現負麵言論,趕緊又解釋道:“當初家父下詔獄,晚生為了救出父親,不得不與劉閣老打交道,然後纔有此商定,現在實在懺悔不得。”

李東陽對方應物態度非常馴良。又起家與方應物去了側麵閣房,落座後饒有興趣的說:“你有何話要講?”

新年除夕,是大朝會。成化十七年除夕大朝冇有產生甚麼驚悚的事情,是一次平和喜樂的朝會。

“鄙人士林掉隊方應物,求見貴府李大人,煩請通報。”方應物對門口收名片的門子道,又不彌補了一句,“家父諱清之,乃李大人翰林同僚。”

想到這裡,方應物頭大如鬥。(未完待續。。)

方府也不例外,翰林院編修方清之固然對這類暴躁的民風很不滿,但也不得不適應潮流,一邊安排人在大門口收名片,另一邊派人出去發名片。

方應物被領到了一處廳堂,卻見李東陽身著便袍,居坐堂上當中,正與數位親朋老友暢談。方應物行過禮道:“晚生有幾句話,大膽想與李公伶仃一談。”

方應物拍完馬屁。口氣一轉道:“但人生不快意十之八九,晚生與李私有緣無分,李公的厚愛,晚生是當不起了。”

“本來是劉閣老......”李東陽麵上冇有表示出甚麼,但這口氣意味深長,還帶著幾分輕視。

禮多人不怪,方應物這類態度結果很不錯,起碼比前麵那些拍馬諛辭的結果大很多。並且李東陽自誇還是有幾分眼力的,方應物這謙遜表示做不了假,確切是發自內心的,他對不能攀親表示出來的遺憾也不是假的,確切是非常煩惱的。

在家閒得無聊的方應物被抓了壯丁,揹著一包父親的名片出門掃街,凡是見到收名片的人家,就上前去發一張,甭管對方到底是誰――這類景象,讓方應物恍然間有了上輩子群發簡訊拜年的感受。

這時候方應物正要告彆,李東陽開口道:“人不信不立,我天然不會勸你失期於人。”

但是這方應物的態度卻讓李東陽非常希奇。按理說,方清之固然職位略低於他李東陽,一個是七品編修,一個是從五品侍講,但大抵上冇有本質性的辨彆。

李東陽在史乘上號稱“李公謀”,善於謀算。遇事極故意機,當即又詰問道:“莫非你另故意儀之人?不知是哪家有如此福分?”

甚麼?李東陽還不肯罷休?方應物呆住了,他明天的首要目標就是在不結仇的前提下婉拒掉婚事。剛纔彷彿已經達到了目標,但這李東陽如何轉眼之間還想持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