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官途_第二百八十九章 內外交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李維正微微一笑道:“那好,我任命你為錦西縣縣令,先上任,再向吏部備案,然後遵循大明朝的吏法,在遼東和都城裡的報紙上公佈你的產業。”

不知過了多久,他才漸漸向縣衙走去,剛到縣衙前,一名衙役驚駭地跑來稟報,“大人,北平來人了!”

楊春歎了口氣道:“燕王府以洪武二十五年的黃冊向我們縣下達了一萬四千石的稅賦,但是我們縣已經流亡人丁一半以上,那裡能夠辦獲得,不但如此,好不輕易才積累起來的四千石糧食也被流民一搶而空,卑職不走,隻要死路一條,隻好跟著流民一起流亡到遼東了。”

“殿下也不必降稅,隻要拿出雷霆手腕來停止吏治風暴,打擊百姓五稅一以外的承擔,如許就能立竿見影。”

而北方的燕王在朱允炆駕崩後也並冇有急於即位,河北大旱使他不得不裁軍十五萬,使兵力保持在二十萬的程度時,在力量對比的格式上,上風的一端較著地偏向了朝廷,道義上的怒斥和財務壓力使燕王表裡交困,不得已,他派特使入朝向新帝表示慶祝,同時也承認了大明王朝相製的建立。

中間的韓潞嘲笑一聲道:“呂先生想得天真了,你以為李維正會給我們贍養軍隊的糧食嗎?”

他深思半晌,便決然道:“不要再爭了,我已作出決定,能夠讓出官員任免權,但世子不能去,讓三子高燧進京為質。”

“必然會!”呂思遠必定地說道:“以朝廷現在的氣力,打擊河北不成題目,可他為甚麼不打,如果我猜得不錯的話,他是擔憂北方蒙前人趁機南下,以是他也想穩住河北、山西的局勢,隻要我們表示出誠意,我想李維正會承諾的。”

他指著城池下一輛馬車道:“就是他們一家。”

韓潞歎了口氣道:“殿下,五稅一隻是殿下定的名義稅賦,可實際上要贍養衙役、知縣要贍養師爺,還要養家餬口,這些錢從那裡來?就憑知縣那點微薄的俸祿,能夠辦到嗎?以是百姓們實際上承擔的是五稅二乃至五稅三,再加上本年河北大旱,但稅賦征收仍然按客歲的量來實施,老百姓們如何能夠接受得住,隻要流亡一條路了。”

楊知縣滿腹迷惑地來到了大堂裡,遵循疇前的常例,側門邊上應當有一個衙役,見他過來應當大喊一聲,‘知縣升堂!’然後六房書吏和衙役們會紛繁房中出來,擺列在大堂兩側,低喝威武,接著便是開堂審案,可明天卻有點奇特,側門邊的阿誰衙役冇有了,冇有人替他喊開堂了。

千戶官正在查問這名燕地的知縣,俄然見大群官員簇擁著李維正過來,他趕緊上前見禮,“部屬插手總兵大人。”

呂思遠的話冇有說完,朱棣便連連擺手道:“這如何行!把官員任免權讓出去,不就是實際讓出了這兩個省嗎?”

王師爺歎了口氣,回身走了,其他幾名衙役麵麵相視,就在這時,數千流民俄然發作出一陣號令,拳頭如雨點般向孫典吏和其他衙役打去,眾衙役被打得如無頭蒼蠅般的亂奔亂跑,幾小我衝出重圍,冇命地向這邊奔來。

楊知縣嚇得一激靈,倉猝問道:“他們人在那裡?”

“你們都跟我來!”

“對,就是七千石糧食,他們說給大人一點時候,剩下另一半過年後再來取。”

“我們縣哪有這麼多人?”楊知縣的聲音顫抖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