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神采烏青,一語不發,持續三天朝議,都將彈劾的奏章,留中不發。
不過,朝中的百官倒是很不對勁,因為不管是巡撫,還是佈政使,都是封疆大吏,這些初級官員的任命,本來必須廷推決定,內閣票擬,現在好了,袁嘯一封奏章,就將幾個巡撫佈政使給全數肯定了下來,實在是太令人憋屈了,這是內閣的事情,是吏部的事情,甚麼時候輪到藩臣做主了?
斬得好!如果袁嘯不斬,送入京師的話,那他麵對的就不是掉頭了,而是淩遲!
第一,派出親信職員,滲入到驛館,監控欽差的一舉一動,現在這些眼線已經被袁嘯一舉查獲,全數監押;不要說袁嘯是代天巡狩的欽差,即便是冇有這個頭銜,還是江南四省的總督呢,最高軍政長官,他們派人監督下屬,是何事理?完整冇有將皇家嚴肅放在眼裡!第二,也是更可氣的,阿誰汝南侯的兒子,竟然膽敢直接拘繫欽差,乃至在兵馬司,袁嘯亮出了尚方天子劍,這些人竟然還敢策動圍攻,詭計將欽差置於死地!這已經不是不把皇家嚴肅放在眼裡了,這是違逆,這是兵變!
吏部、刑部、都察院,一個個官員跳了出來,開端進犯袁嘯乾與朝政,指鹿為馬,這是要當曹操的跡象,這是當代的奸雄,權臣,佞臣!
現在的左行健不曉得說甚麼好了,還要往袁嘯腦袋上扣帽子?隻怕本身不但烏紗保不住,腦袋能不能保住都是在兩可之間了,謀逆的大罪,誰敢牽涉出來?牽涉出來,那就是死路一條啊!
崇禎將奏章一下子摔到了右都禦史左行健的臉上,怒喝道:“看看,看看,這是甚麼!”
這一次的竄改,就是有南京引發的。
高鴻圖、李賢達等南京留守大臣與勳貴們聯名上書彈劾江南四省總督氣勢放肆,行事霸道,初到南京就找藉口,懲辦了燕平候,緊接著又設想詭計,劍斬侯爵世子,將汝南侯府百口抄冇,更是強行推動新稅製,搞得全部南直隸民不聊生,怨聲載道,長此以往,隻怕將激起民變,江浙一帶,自古就是富庶之地,朝廷糧倉,一旦有失,將會導致社稷不穩,呈請陛下將袁嘯罷免,交由刑部查辦!
現在的崇禎對於袁嘯的確言聽計從,不就是換幾個巡撫或者佈政使嗎?換!隻要能夠將江南各省全數推行了新稅製,那大明朝就再也冇有國庫乾枯之虞了。
“啪!”
就在朝中風潮越刮越猛的時候,袁嘯的奏章姍姍來遲!
事情疇昔還不到半個月,事情再次產生了竄改!
崇禎很聰明,絕對不是傻子,要不然也不能期近位之初就將權勢滔天的魏忠賢給連根拔起,南都城的那些官員勳貴們進犯袁嘯,早就在他的料想當中,就是為了好處之爭罷了,他們想要保住他們的真金白銀!至於內閣與各部則是眼紅袁嘯的青雲直上,擠壓了他們的空間,督查禦史們呢,很簡樸,他們不開炮,那要他們乾甚麼?他們就是靠著談和彆人用飯的!
左行健嚇了一顫抖,趕緊將奏章撿了起來,待到看完以後,完整傻眼了,高鴻圖但是冇有跟他說陸玉坤帶兵圍攻袁嘯的事情啊,圍攻禦史欽差,這特麼的是得要做麼的作死才氣乾出如許的事情來?這個扯旗造反另有甚麼辨彆?
斬了汝南侯的兒子?
“馬上傳旨,汝南侯之子陸玉坤犯上反叛,刺殺欽差,詭計造反,死不足辜!當即下旨到南京,汝南侯府一家,不必押送入京,汝南侯教子無方,斬立決,其他滿門全數刺配三千裡,送入九邊,統統產業全數抄冇突入國庫!你們看看,你們看看,這就是南京勳貴與官員乾出來的功德!他們乾出來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