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金主_三二三 航海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這裡個港口不大,用作中轉港不敷,但是補給倒是夠了。

老範指著西北方水天一色,彷彿真能瞥見普通:“海那邊就是遼東都司的金州衛和金州中左所……”

“工部、各地加派所收的運費。另有便是夾帶的黑貨了吧。”沈玉君想了想。

陸舉人裝模作樣說了幾句場麵話,此次的會晤便算美滿勝利了。徐元佐趕在散場前又發起大師將集會內容一一記下,免得今後扯皮——當然。話是不會說得這麼刺耳的。

此議一出,姑蘇人最是主動附議。這些人精那裡會看不出來,那幫上座的鬆江人裡真正肯采取他們的也就隻要徐相公徐元佐了。

有徐元佐推舉,其彆人畢竟曉得該如何不動聲色地鞭策,終究還是請陸舉人當了這個會首。

“返來莫非是空船麼?”徐元佐一副不成思議的模樣。

老範笑道:“朱清張瑄名譽雖大,但是我們卻不走他們的海路,難走,又慢。國朝洪武、永樂年間,海運走的都是殷明略斥地的新路。從崇明出洋進黑水洋,然後或是停成山衛,或是停威海衛,過沙門島,走萊州大洋,放北直行,就到天津衛的大直沽了。”

徐元佐乘著停船歇息,走到船麵上,看到個五十來歲的細弱男人正在給海員們分撥事情,恰是這艘船的火長,賣力針路領航,乃是僅次於船長的人物。有些船東不出海,也會直接雇他們作船長。

“哦!已經到威海衛了啊。”徐元佐腦中畫了一下圖,這是頓時要過渤海海峽了。

“天然是江南各種特產,絲絹棉布。上好的蘇工刺繡……不過這些吧。”沈玉君道。

“對對,旅順口就在金州衛的尖尖上,更尖尖上有座老鐵山,以是那條水道就叫老鐵山川道了。”老範解釋道。

徐元佐對這個“北門港”非常無語。學過漢語的人都能從構詞上看出來,這就是“北門外的港口”的意義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