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軍職,第一名要汲引的天然是駱養性,這貨是第一個跳出來和魏忠賢唱對台戲的,並且一下台就不下來了,一向跟魏忠賢對著乾,斷根閹黨,他當記首功。
這都是魏忠賢害的,前麵提到袁崇煥在天啟六年死守寧遠,把努爾哈赤一炮給轟上了西天,獲得了寧弘遠捷,這前麵的事情就冇有詳說了。
閹黨是清理完了,一個很嚴峻的題目跟著就來了,都城各衙門都嚴峻缺人,特彆是六部,閹黨幾近占有了絕大部分,除了孫承宗,其他五個尚書滿是閹黨。這一清理,彆說國度機器的運轉了,就連審判閹黨都湊不出人來!
朱慈炅從速招來孫承宗和朱由檢籌議官員汲引的題目。說是籌議實在就是讓孫承宗和朱由檢提人選,他們以為冇題目就行了。
受了這麼大的委曲天然是需求安撫的,孫承宗覺得給他提到正二品就夠了,但是前文也提到了,這袁崇煥有個臭弊端,那就是居功自大。他以為這天大的功績正二品都不敷,必須是正一品,不然爺不平侍。
因而,袁崇煥的事情就臨時擱置了,六部官員也安排的差未幾了,剩下了就是安排軍職了。
汗青上的崇禎天子還真給了他個超等大官,那就是兵部尚書兼薊遼督師,統管遼東、登萊、天津三地軍政,這督師普通都是內閣大學士擔負的,手握尚方寶劍,督查各地軍政,不管多大的處所官犯了事,都能夠先斬後奏,能夠說督師比正一品還大,就是一方的土天子!
孫承宗是先皇欽定的太傅、中極殿大學士、兵部尚書兼內閣首輔這個自不必說了。
六部尚書既定,接下來就是擺佈侍郎了,其他各部倒冇甚麼好說的,朱慈炅壓根就不如何體貼,唯獨這兵部他存眷了一下,為甚麼呢?
刑部尚書人選孫承宗保舉的是喬允升,這喬允升也是東林黨的骨乾,天啟年間他就是刑部尚書,也是不肯參與黨爭而告老回籍的,此次隻能說是官複原職。
其他的,根基就是孫承宗和朱由檢說了算,起首肯定的是內閣成員。
朱慈炅冇甚麼太多的要求,他獨一想要節製的部分就是工部,主如果為了便利今後建立兵工體係。
這個五軍左都督又是甚麼鬼呢?實在這個左都督並不是實職,五軍都督府也不是一個部分,而是五個。五軍都督府是前軍都督府、後軍都督府、中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府的總稱,每個都督府都有擺佈都督各一名,都是正一品的武官,分擔著大明除禁衛軍外統統的軍隊。而錦衣衛批示使兼的五軍都督府左都督隻是個正一品的虛銜,並不是哪個都督府的實職都督。
按理說這麼大的功績如何滴也得加官進爵了,何如阿誰時候是魏忠賢當權,這功績全被魏忠賢給冒領了。
最後就是宮內裡的寺人了,,司禮監秉筆寺人曹化淳居功至偉,順理成章的領受了東廠,成為宮裡最有氣力的大寺人。其他表示出眾的寺人高有潛、王承恩、王德化、剛正化等皆有封賞,在這裡就不一一臚陳了。
這寧錦大捷的功績全被魏忠賢安到他族侄魏良棟和族孫魏鵬翼身上去了,因而前一刻還是農夫的魏良棟因功封東安侯,加太子太保;還在喝奶的魏鵬翼因功封安平伯,加少師!
總之現在是閹黨被洗濯光了,朱慈炅的親信和東林黨的骨乾也汲引發來了,皇太極臨時也冇興趣打擊寧錦防地,更加可貴的是國庫也有點錢了。貌似情勢一片大好,大明覆興有望,真是如許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