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略_第203章 小小反擊(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羅龍文介入嚴家之事頗多,一旦拔掉他這顆釘子,嚴家在都城的財路擺設勢需求重新洗牌,如此一來便可暴露更多端倪。

這一茬兒,人數不再少,其心更狠,其勢更大,其疾更頑。

遵循之前的擺設,仲逸並不籌算立即收網,隻是現在情勢有變,也隻得嚐嚐了。

開春以來,山西境內多地再遭水災。與客歲的災情比擬,有過之而無不及,因而,一場浩浩大蕩的抗旱賑災之舉再次拉開。

這十五人,連同本地佈政使司、按察使司,乃至於各州府縣,對本年災情停止重新測量:包含地步、河道、人丁等。

當然,另有稽查本地父母官,查案線索,此中一項首要的來源:對本地百姓的名查暗訪。

當鋪?必然是當鋪。

“微臣文泰聯名都察院數名禦史參奏:據山西孟縣本地百姓聯名告發,該縣知縣周雲隴並,未將朝廷所撥賑災糧款分發到哀鴻手中。客歲以來,朝廷已明令:免除孟縣三年稅賦,但該縣縣衙還是向本地百姓加征稅賦……”。

此舉力求更加精確把握災情,確保賑災賦稅能照實落到哀鴻手裡。

而朝廷為了清算山西賑災之案,必然會拿出幾個像樣的典範來,孟縣向羅龍文送的財物太多,本地百姓又搏命相告,皇上定不會放過他”。

為捐納之事,連日以來,仲逸馳驅於山東濟南府各級衙門,有袁煒的這層關照,辦起事來自是順風順水、非常順利。

“你說,這個孟縣的知縣向羅龍文送過禮,另有禮單?”,聽到這個動靜,文泰實在一驚:若真能將此事做實,起碼夠他姓羅的喝一壺了。

……

文泰年齡已高,仲逸實在不想讓外叔公與嚴派完整分裂。

經此一說,文泰心中微微一熱:論謀事,仲逸所說並無不當之處,論孝心,他更是夠格。

在都城派往山西境內的十五人中,就有文泰,這位從刑部到都察院任職不久的僉都禦史。

但仲逸並不看好此次較量,所謂打蛇打七寸,孟縣知縣---羅龍文----嚴氏,這三者之間跨度太大,僅是這個羅龍文,便可將此事情得龐大百倍、千倍。

本年也不例外。

“若果然是如許,那就太好了”,仲逸心中終究可鬆口氣。

“到時外叔公隻需一口咬定:本地百姓告發孟縣知縣周雲隴,而後藉助周雲隴之供詞出羅龍文便可。其他的不必多說,他嚴士蕃也無話可說”,仲逸幾近用懇求的口氣說道:“孩兒實在不想讓外叔公陷得太深”。

……

從刑部郎中到都察院僉都禦史,文泰自知他年齡已高,這將是他在朝廷當差的最後一班。

同時,他也冇法再為羅府運送藥材。

文泰緩緩回身,目光卻落在仲逸身上,他思慮很久,心中終究有了主張。

退一步講,即便牽涉到羅龍文,那一樣冇法撼動嚴氏。

隻需一口咬定送禮之人已招認便可,心中有鬼,周至縣必然嘴巴硬不起來。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回京才幾日的工夫,本來想過幾日安逸日子,隻等外叔公與袁煒的告訴捐納之事,卻未曾想恰好碰到山西之事,朝中一場軒然大波。

“逸兒,以你之見,此事當如何是好?”,接連數日明察暗訪,文泰心中已有大抵,但既然要曆練仲逸,何不現在就嚐嚐看?

嚴氏現在恰是失勢之時,倒嚴的權勢還不敷強大,仲逸真能做了官,再有禮部袁煒的關照,他日必將是一股真正對於嚴氏的中堅之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