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一童聞言辯駁道:“方纔皆是亂軍,誰知是敵是友,萬一錯認歹人,逮了你這大漢天子去,那還了得?”
如此說來,何進定是已被一刀兩斷,袁紹、曹操二人當正於宮中殛斃寺人!
而那豺狼董卓,此時怕是已在離洛陽不遠路上!其身後定有那二十萬西涼雄師!
徹夜雷雨未歇,空中亂雲密佈,星月光彩難透,郊野伸手難見五指,追擊的馬隊覺得目光早已闊彆都城,便毫不斷歇,往東方而去。
裴陵狀況不明,又不能傻愣於此,隻好將蘆葦杆含入口中,俯身抬頭遁入水麵,伏趴於路側岸下,隻聽離他不遠之處有人決計抬高聲線,泣聲道:“老奴非挾主之人,殺何進隻為自保,現在吾已無活命之望,隻得自戕,赴地府之下奉養先帝,陛下請自回宮…呃!”
大漢最高貴的兩個少年赤膊赤腳,遁著月色順河而走,狼狽不堪,溫飽交煎之下,哪故意機重視到不遠處的水底還躲藏著一人?
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人,弓馬諳練,水陸皆通。初為小吏,後因獲咎州郡世家,流亡遼東。後為挽救孔融北海之困,單槍匹馬突圍尋劉備借兵,後投奔同親劉繇,被孫策收降,自此太史慈為孫氏大將,助其掃蕩江東。
裴陵眼含淚花,公然是黃天不負,這一趟出門,還未到目標地,便收下了一名全能武將,絕對是物超所值。
段珪被裴陵點了一腳,此時方纔緩過些勁來,他聞言狂笑一聲,自腰後抽出一柄樸刀,怒喝道:“那裡鑽出的野貓子,大言不慚,孩兒們,給我亂刀砍死!”
亂世大幕,終要拉開!
裴陵曉得此中之一為大漢天子,也不敢怠慢,他刹了兩下腰帶,光著膀子,墜在二童後邊跟了疇昔!
老寺人段珪現在也是狗急跳牆,色厲內茬道:“閉嘴!若回都城,老奴難逃一死,快隨我走,不然扼死你!”
裴陵見幾人鬧鬨哄的,段珪端的就掐住了劉辨的脖頸,不由目瞪口呆,心道:“這群閹豎,竟然放肆至斯?”見那老寺人更加用力,裴陵顧不得埋冇,一躍而出,伸腿踢在老寺人肋下!
裴陵正考慮是否現身,不遠處忽有幾團亮光閃過,竟有幾人持火把而來,正撞見草堆上的二童。
那漢帝麵相淺顯,性子脆弱怯懦,隻咋呼卻不敢答話,草垛上陳留王急聲搶道:“此乃當明天子,吾乃皇弟陳留王,現被閹宦擄掠於此,還往懦夫援救,必不吝重謝!”
‘霹雷霹雷!’大地微顫,一隊馬隊縱馬而過,多有上千眾,裴陵參軍幾十年,天然對軍隊的殺伐冷厲心知肚明,因而不敢怠慢,極力掩蔽身形。
此時雷聲已斂,深夜寂靜無聲,皇城中公然已如裴陵猜想的普通,亂作一團,大將軍何進已為寺人所誘殺,官僚世族袁紹等又大殺寺人。十常侍之亂雖已至敗亡關頭,卻導致大漢天子挾製於強臣之手,東漢王朝,名存實亡!
何況東漢末年時因黃河改道頻繁,水患嚴峻,是以水流較為湍急,船隻顛簸,乘船者天然不會好受,特彆是暈船的武安國,在大吐特吐了幾次以後,衣服穿戴都大了一號。
裴陵一口氣再水中遊出幾裡,隻覺胸中乏悶,雙腿有力,驀地間,彷彿有喊殺聲自安上傳來!
此時天已入秋,夜風愈發寒涼,呼呼的風嘯聲將水草吹的來回扭捏,更添蕭索之感。